第360章 人才短缺(1 / 2)

“抓?抓得完吗?”李牧坐在马车上,闭目养神道。

视察完火车线路,李牧非常满意,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赵孔和张光去做。

蓝德子不解道:“主子,那您打算如何处置他们?古人云,人言可畏。”

李牧睁开眼,撩开车帘,看着外面成群结队奔去广渠门看火车的百姓,淡淡道:“正因为人言可畏,所以朕才不抓,百姓大多时候是愚蠢的,我们不能因为愚蠢,就抓人,抓人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让百姓慢慢睁开眼睛看世界,当有一天人言不再流于表面,我们也就成功了。”

蓝德子微微一怔,他并不明白李牧说的什么意思,难道面对流言,从古至今不都是用抓的吗?放任流言四起,真的能把事情做好吗?

李牧平静的看向窗外,他知道自己刚才说的太超脱时代了,蓝德子不会理解。

正如后世西方走现代化道路一样,都是先由工业开始再发展经济,等经济基础稳固后,接下来是政治思想文化。

这一套流程是一个国家或者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而大乾现在才停留在发展工业上,蓝德子理解不了思想文化的重要性很正常,民智不是那么容易开启的。

李牧能够让军队完全忠诚于他,在军队和军器局等重要部门中完美的推行忠于自己的理念已经很不错了。

想立刻改变整个大乾的民智,或者让整个大乾的人都有热爱国家概念,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

当然李牧不是想让全天下都忠于自己,他是指的全民思想文化的进步与改变,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达成的。

必须得由工业推动经济再来搞定思想文化和政治上的问题。

李牧轻叹口气,创业之路道阻且长,不是那么容易的。

蓝德子见李牧长吁短叹,十分识趣得没有再深入讨论,而是将话题引到其他地方:“主子,咱们是回坤宁宫等徐光启他们还是直接去京师大学?”

“你派人去通知了吗?”

“派去了,人刚走。”

“那我们跟上他,直接去京师大学吧。”

“是,奴婢遵旨。”

很快,李牧来到京师大学的门口,往来进出的学生数量之多,令李牧看了欣慰。

门口的侍卫看见蓝德子,立马就认出了这是蓝公公,立刻放李牧一行人进去。

学生们或是司空见惯了这种场面,以为又是某个大官来了,并没有怎么在意。

毕竟进出京师大学的达官贵族不计其数,不缺这一二个。

如今的京师大学可也与那仕途相关,很多贵人都会来咨询入学一事。

对此,李牧是知道的,这是人之常情,他也没过多干涉。

因为李牧不怕他们来学习,只要能毕业都是好样的。

且达官贵族培养出能人的概率也不低,后世历史上许多名人皆是出自名门望族,或者说,其实能够活到后世的家族,基本祖上都是某个朝代的名门望族,不是名门望族祖上早绝户了,哪来的后代?

故而李牧并不排斥名门望族,他要做的是防止名门望族暗箱操作,搞徇私舞弊,或者非法侵占利益。

其实李牧掌权以来,一直在杀杀杀,以高压姿态对付贪官污吏和权贵,所以就目前来看社会清明了许多,搞小动作的名门望族也没以前那么多那么严重了。

大多本分的很,深怕遭灾,许多名门望族可是亲眼见证了朝廷的杀伐果断,连王室都遭殃,更何况他们。

当然,王室是受朝廷遭灾这种事情,他们皆是猜测,并没有实证,但只要是个有头脑的名门望族,杀到现在了,都会怀疑背后的始作俑者是李牧。

他们偶尔也会猜测,是不是那李自成和张献忠恐已早早投靠了朝廷,当了鹰犬,不然他们能如此有针对性的杀人抄家??

全国现在只有两广未有遭灾了,这事就离奇。

怎么看都像是朝廷默许的杀戮。

所以,活下来的权贵们皆心中有数,且无人敢说,他们甚至都不敢告诉家人自己的猜测,既然自己家族没死,就把这件事情烂在肚子里,他们十分明白自己不可能有能力抗衡朝廷。

能在杀戮中活下来,已是上天眷顾他们世代的家风尚严,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不然....上天也保不住自己。

“微臣叩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