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差别(2 / 2)

“超出一本线几十分,确实不太稳,应该是邓历那种小学数学都考个六七十分的水平比较稳。”林冬起身给外公倒酒,冲着小姨呲了呲牙。

快四十岁的人了,讲话一点情商都没有,还以为自己的含沙射影很精彩。

她之所以一直提起外公外婆,一来是用两位老人做挡箭牌,二来是因为外公外婆在几个外孙之中最疼爱的就是林冬,这让小姨的心里很是不平衡,毕竟在她看来,她的儿子可是最优秀的,全世界都应该围着她的儿子转才对。

小姨不再说话,闷头扒饭,握着筷子的手指关节处发白,显然内心并不平静。

叶希晨和林海川罕见的没有出言阻止林冬的行为,因为他们自然也听得出来小姨话中的不友善,但他们作为“老大一家”,不可能亲自开这个口。

他们开口了,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饭后,本来在桥头溜达的林冬突然被叶希晨喊了一声,说让他带着两个小孩去街上买点吃的玩的。

“少他们吃的玩的了?”林冬看了一眼客厅桌子上摆的一大堆零食,基本都是自己家带回来的,很是不情愿。

“哎呀,你当哥哥的,多多少少的要表示一下的嘛。”叶希晨还是坚持要让林冬带着他们去买,“这样吧,钱我拿给你,你就负责带着他们去一趟就行。”

林冬一下子笑出声,“不是,老妈,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好吧?我就是再抠门儿,也不至于买点零食的钱都拿不出来。”

“那就快去啦,还和我掰扯啥。”叶希晨白了自家儿子一眼,连忙催促。

“行行行,去去去。”林冬说不过老妈,双手插兜就走,也不管两个崽跟不跟得上。

外公外婆家虽然也在村子里,但总体发展水平还是要比爷爷奶奶家强上不少的,至少在街上还能找到正儿八经的超市。

其实就和林冬自己说得一样,他觉得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就算真是钱的问题,一点零食和玩具,也要不了几个钱。

就好像罗布村里的杨曙杨光两兄弟,不用任何人说,两兄弟也没有和林冬提,他都愿意带着这哥儿俩去买点什么吃的玩的。

“我们买这个吧,一人买五支。”叶睿拿起一个细长的长方体小盒子。

“这什么?”林冬走过去,发现是那种和奥特曼联动的盲盒笔。

这种说白了,就是卖个皮肤的,手感质量以及笔芯的耐久度指不定还不如林冬常用的两块五一支的中性笔。

“十块钱一支?”林冬看了一眼包装上的标签,瞪大了双眼。

这笔上面镶了钻还是镀了金啊,敢卖十块钱,关键这还是个小镇子,不比北上广深那些发达地区啊!

“买一两支意思意思得了,你们一人要五支?家里没笔用了吗?”林冬有些不理解现在小孩的消费观念,别说十块钱一支还换不了笔芯的一次性产品,就是五块钱,小时候的林冬都要绕着走了。

“家里的笔都坏了,不出水。”“害羞”的邓历张口就来。

“我刚刚还看到外公拿你笔袋里面的笔记账来着?”林冬立马戳穿。

“额......家里的笔都很难写,根本写不好字。”邓历反应迅速,瞬间改口。

“吼吼......”林冬被他的话气笑了,“你字写的丑,还赖上笔了?”

最终,虽然两个小孩强烈要求要买那个奥特曼的盲盒笔,但林冬并没有妥协,让他们一人选了些零食和其他的小玩具,总共也花了有七八十块钱。

“林冬,为什么不买哪个笔?”回去的路上,叶睿还心心念念那炫酷的奥特曼联名笔。一副质问的语气,好像这是林冬欠他的。

“没有为什么,我身上钱不够,行了没?”林冬不耐烦的回答道。

真的,这种感觉让林冬非常不爽。

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但能不能不要搞得好像就是我欠你的,我就该为你花钱的这副模样?

像杨曙杨光,他们在自己主动说可以买两块钱一包的卡片的情况下,依旧会去选择五毛钱一包的卡片,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对林冬说谢谢。

而邓历和叶睿则不同,在自己已经给他们买了一袋子零食玩具的情况下,他们反而还要来“质问”自己为什么不买。而且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这会儿已经在商量着回去要怎么把林冬的手机电脑搞到手,还自以为说得很小声,林冬那傻缺听不见的。

回到家之后,林冬二话没说飞奔上楼,反锁房门一气呵成。

“大姨。”

“大姑。”

(这里的人物关系可能有读者看不懂为什么两个小孩对林冬的妈妈的称呼不同,因为邓历是小姨的孩子,喊叶希晨喊姨姨,而叶睿是舅舅的孩子,喊叶希晨喊姑姑。)

声情并茂,掷地有声,奥斯卡小金人不知道有没有少儿奖,如果有的话非这两个崽莫属。

“林冬说我们乱花钱,我们一人要一支奥特曼的联名笔都不买给我们。”

嚯,刚刚他们可是上来就狮子大开口说一人要五支的,而且林冬是提出过一人买一支这个方案的,但被他们以“五支才是一整套,不收集一整套就没意义了”这个理由给拒绝了。

“嗯?你们说的那个什么联名笔一支多少钱?叶希晨有些惊讶,她虽然看得出来自己儿子不太喜欢这两个表弟,但不至于二十块钱都舍不得。

“额......十块......”两个小孩回答的时候明显有些心虚,因为他们其实知道这个笔的售价远远超出一支笔应有的价格。

“十块钱一支的笔,买来干嘛?浪费钱。”这时老舅的声音传来,说了句公道话。“而且人家林冬哥哥不是给你们买了这么多零食吗?不比几支笔实在多了,家里又不是没有。”

楼下顿时没了声音。

“可以,不愧是老舅。”林冬赞叹一声,同时有些感概明明同一个妈生的,为什么小姨就是三四十岁了还和个儿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