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苏道山确有自己的想法,他可不想整那一套繁琐的旧礼仪。时间他也想好了,刘备登基不是在下月十五吗?那准是诸葛亮等人选的黄道吉日。
他也不选了,诸葛亮等人选的吉日自然不错,他干脆就将日子同样定在下月十五。至于都城嘛,自然暂时不选,他的最终目标还是后世的北平,只不过现在是一荒凉之地,还是别人地盘上。
有些仓促啊!不过他相信李希办事能力,将这事儿全权交给他。至于仪式,他决定了,不按老旧那一套,而是直接以朝会形式完成,在当天再宣布建国,让万民参与。
当苏道山说出想法,甚至国号沿用之前的“夏朝”,打得就是一个照搬。
李希头都大了,那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弄。好在苏道山后世历史学的不错,凑合着整了半天才让一脑子浆糊的李希搞明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
刘备暴跳如雷,在大殿上直接将苏道山骂成乱臣贼子,要举兵讨伐。
不过,如今他刘备也登基在即,怎好用兵?
好在诸葛亮庞统等人力劝,刘备这才消了些气。不过,也让诸葛亮写了长长的一篇讨伐文书,传袭天下,号召众人讨伐。
曹操直接无视,他刘备登基还得顾忌,苏道山登基,他直接把之当成袁术,毫不在意,该怎么还是怎么的。
一个月瞬息间而过,出奇的是几方势力都很平稳。
十五这天到来,刘备穿着汉室的皇帝服,在激动的心情中在才修建的封禅台上登上宝座,延续东汉,都城嘛居然是洛阳。搞笑的是,都城还在人家苏道山的地盘上。
接着就是大封群臣,再怎么和孙尚香不和,也封了其为皇后,接下来便是大赦天下,不过苏道山、曹操却没在名单内。最后又出了一道招贤榜文,想要借此拉拢人才。
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苏道山登基大典,地点选在了襄阳。与刘备的老传统相比,参加典礼的大臣都傻眼了,不知道这是搞啥。
首先是苏道山召集在家的众臣子开了个会,李希直接在会上宣布苏道山“任命文件”,谁来任命?居然是黄天。
接着同样是封赏群臣,一连把几个女人都封成皇后,祝融青自然是大皇后,不过几人都没有任何实质权利。
再参照后世,把军政分开,设置了军机处,由他直接统领全国兵马,仍保留三大军团,暂时不变各军团的职务。
再者便是设置了六部,分别总览各政事,六部下面设置了不少职务。又单设了警衣卫,由孙虎担任警衣卫统领,监察百官。鹰卫作为暗线,没在朝堂上公布,而是直接给了皇帝亲到的令牌。
最后诏书宣布刘备曹操等人都为非法组织,令其一个月内解散,不然定要剿灭。然后,然后便没了。
接下来,苏道山便将众城带在了襄阳城上,一人独站在最高的城垛上,宣布建国号“夏”,建军“太平”,邀请百姓共同庆祝大夏国的建立。
接着便是各种演出按照计划拉出,同百姓一起进行庆祝。而他的辖区内也在这天烹羊宰牛,组织开展各种庆祝活动。
消息和诏书很快传遍各地。
刘备差点气乐了,在众臣面前道:“可恶可恨的苏道山,居然说我的大汉是非法组织,一月内解散?什么玩意儿?你们看看,他苏道山就是个土匪头子,连假登基都搞得不伦不类,比之袁术更不如。真是笑话!”
底下群臣也得知苏道山闹出的“登基”完全就不知道是啥玩意儿,纷纷嘲讽。而场间只有两人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什么表情,一则是诸葛亮,一则是庞统。
其他人无知无所谓,他们两个仔细探讨过苏道山的做法,虽然荒唐,不过就从表面上来看,军政方面是高度集权,可圈可点处不少。特别是没了相位,皇帝基本上说什么就得做什么。那劳什子“六部”,若是用好了,将人才归类使用,避免一人兼数职,劳心劳累,出力不讨好。
两人都有感觉,若是苏道山运用得当,把这种“新政”推行下去,受益的百姓越来越多,大汉还真难以抗衡,所以众人嘲讽时,两人才是那么担忧。不过此时显然不是进言时机,两人只得将心中所想埋着。
“他苏道山不是要朕一月后解散吗?哼!众臣听令,一月后,孤将出兵讨伐这逆贼!”
诸葛亮大惊,此时出兵太不合时宜了。且不论到底能否打赢,他刘备与苏道山交火,最乐意的恐怕是曹操了。到时候两大势力交火,必定两败俱伤,得利的最终是那曹贼啊。
诸葛亮想劝,刘备直接一挥手,宣布散朝。其实他话没说死,知道诸葛亮会来进言,所以散朝后便让诸葛亮和庞统在偏殿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