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雍熙北伐(1 / 2)

“啪!”宋太祖时空的赵德昭挨了赵匡胤狠狠一耳光。

这一声十分的清脆,赵德昭被打得直接摔倒在地上,差点没晕过去。

赵普见状,急忙劝道:“陛下,您息怒,息怒。”

赵匡胤道:“朕怎么有这么怂的儿子!自尽?丢人现眼!”

...

【高粱河战败之后不久,辽军来攻满城。

此时,咱们的车神即将获得又一称号--微操大师!

赵光义此人啊,苦心孤诣,夙兴夜寐,昼夜兴叹,废寝忘食,终于研究出来了一种“战必克,攻必取的”必胜阵法。

----平戎万全阵!】

...

“什么东西?微操大师,原来是这个意思!”汉武帝差点没懵逼在原地。

“啥东西?必胜阵法?扯淡!”李世民不屑道。

“混账啊,蠢货啊!”赵匡胤十分无力。

与此同时,历朝历代,特别是宋朝之前的许多将领都石化了,必胜阵法,那不是扯淡吗?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还必胜阵法!怕是孙武,吴起,白起,韩信等等人听到都要被气死!

“愚蠢!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必须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战术,这什么赵光义简直废物!”

秦始皇时期 ,躲在山里的项羽,高傲的评论道。

至于正主赵光义,脸色黑到了极点,一连好几个形容词是什么意思?他的必胜阵法有那么的垃圾吗?

...

【这赵光义啊,料到辽军必然会趁势进攻。

于是,他任命了在各大高级将领中威望最低的刘廷翰担任总指挥,并且将他的必胜阵法赐下,要求前线将领按照阵法迎敌,定然可以大获全胜。

但是,赵延进、李继隆两人察觉到这阵法有问题,便劝刘廷翰稍微改变一下阵法以迎击辽军。

但刘廷翰不敢担责,说这是皇上的旨意,于是赵延进、李继隆两人纷纷表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刘廷翰这才同意修改了阵法,最后打赢了满城之战。

第二年,980年,辽景宗发十万大军进攻雁门!

杨业领数千骑兵出关,绕道辽军北面,猛攻辽军,和潘美做了一顿夹心饼干,杀得辽军大败,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

至此一战,杨业威震辽军,一时间,辽军只要看到杨业的旗号,都会选择避战!

杨业也因功升云州观察使,并依旧兼任郑州,代州的职务。

此时,不少人嫉妒杨业的功劳,上书污蔑杨业,不过赵光义不搭理这些人 ,看了奏折就把奏折送给杨业,以示信任。

要说这赵光义啊,在这后世被无数人嘲笑,但实话实说,其实他在文治上的能力还是算不错的。

但是人嘛,很少有全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行就要认,不要不懂装懂。

就像那乾隆一样,明明没啥诗才,偏偏就爱秀,还觉得自己很厉害,也因此被无数人嘲笑。

这赵光义啊,在军事上真的是废材,但偏偏就喜欢瞎指挥,而且还不听劝。

他曾说:“我选将领,最重要的是听话照做,其次才是勇武。”

要是将领让士卒这么做,那倒也行,可一个不懂军事的皇帝,对着前线的将领这么干,这不是扯吗?

而且这不是科技时代,要是科技时代,一个电话,前线将领就能将情况汇报回来,自己还能随时根据情况做出改变。

在古代,把将领这样限制得死死的,那还打个嘚啊。

朝臣田锡劝赵光义,每次打仗都从中枢发出计划或者赐下阵图,不准前线更改,改就是抗旨,战争不能 这样搞。要给予将领临机之权,根据战场形势随时变化,这样才能打胜仗。

赵光义根本不搭理他的,还对大将傅潜说:“排兵布阵是兵家大事,不是一般人可以指指点点的,发表议论的,都是小人!”

他还说:外敌好说,防御好就行了,没啥好担心的,内患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看着好像没毛病,自古王朝,都是从内部开始崩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