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2 / 2)

“别说您出了这一万大洋。”

“就是不出,老奴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不过既然慧小姐您身后的人如此大方,老奴便带二少爷谢过慧小姐了。”

“哎……对了,看看老奴这记性……”

福伯说着伸手从怀来掏出两沓账本把其中的一沓抵了过来。

“这是二爷交代让老奴务必亲手交给慧小姐的,里面都是铺子这几日的销售明细……”

见王慧伸手接过,福伯连忙告辞。

“慧小姐您忙,老奴就不在这唠叨了。”

看着福伯离去的背影,王慧再次长长叹了口气。

福伯错了吗?

肯定错了。

该怪他吗?

王慧不知道。

福伯这种为人处世和办事方法,本就是所处生活环境所造就的。

说白了,就是这个时代的大环境造就了大批像福伯这样的人。

他们只有如此才能活下去,更好的活下去。

趋吉避凶本就是人之本性。

可正因为如此,才让王慧感觉身上的担子之重。

更是感到脚下的路任重而道远。

像福伯这类人跟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大道理他们比谁都懂。

只有彻底翻天覆地的改变整个时代的大环境,让这类人失去了如此做事的土壤,才能彻底的改造他们。

即便是只能改造他们的行为,但却可以改造他们的子子孙孙,成为愿意奉献,并对国家有用的人。

想到这里,王慧脑海中突兀的出现跟李浩轩闲聊时,他说的几个大字。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

现在的桃花村,未来的抗寇镇,将来的理想城。

不仅要发展大工业,也要重视教育。

只有把像他们这种对外交流的人全部教育成心中有信仰,并甘愿为国家的崛起而奉献的人。

才能够真正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

他们也会成为种子,染红更多心中有信仰的人。

一如院子中此刻正在训练的那些民兵,未来的战士。

王慧刚刚之所以愿意给予福伯上万大洋,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

那就是借鸡生蛋。

借秃子的鸡,生兔子的蛋。

之前的队伍大多数不都是这么来的嘛!

别人可以,她也可以。

当然,杨家村里民团的训练也不可以放下,这才是她真正的根。

秃子那边则属于搂草打兔子,不管有没有顺手捞两下,反正损失不大。

这两天天天见李浩轩的大手笔,王慧也跟着豪气了起来。

万把大洋,不就是10斤磺胺的事,才几个钱?

没错,王慧口中的上万大洋不是别的,正是磺胺,大洋她怎么舍得?

至于理由,自然是缴获……

从土匪李二狗那里缴获的!

至于李二狗从哪弄来的,那就天知道了。

反正那群土匪已经被送去西天极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