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独自发展的道路(2 / 2)

就算按照每日枪炮十分之二基数的弹药消耗量。

一个主力团每天都需要消耗7.92X53MM子弹将近16万发,60MM迫击炮弹近2000枚,手榴弹几万枚。

这这这……竟然这么多!!!

李浩轩顿时被这个数字惊呆了。

这意味着需要每日购买300万公仆币的火药。

需要每日消耗一吨半的黄铜。

需要拿出300人每日专职生产对豫南游击队的弹药供应。

也就是说这样的主力团每消耗五分之一的弹药,都需要花费五六百万公仆币的原料进行弹药补充。

按照一支步枪100发子弹一个基数,一挺轻机枪1000发子弹一个基数,一架重机枪5000发子弹一个基数,一门迫击炮2个基数120发的火药消耗量打一场正面战争的话,每天都需要将近三千万的公仆币的原材料消耗。

而且还要生产的出来才行。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浅薄的推断而已。

就目前正常的战争规模很难出现如此恐怖的消耗。

但这却也已经让他认识到了供养一支主力部队所面临的艰辛。

这还仅仅是一个主力团。

如果是一个主力师正面作战的话,每天的弹药消耗岂不是要达到上亿公仆币???

这样一串天文数字的消耗迫切趋势李浩轩开始考虑起了关于火药弹药的本地化生产及储备。

还需要赶紧大批量购置开采铁矿铜矿实现自主化的道路。

说白了,就是赶紧在外界建立属于自己的军工业基础体系,不再什么都从商城里购买,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支撑日后逐步扩大的战争规模。

毕竟,李凯宇目前实行的政策虽然能够获得巨大的缴获。

但这些都是那些土财主几百年用尽了各种手段才获得的积累,根本不可能长久。

甚至可以说,这些缴获都是华夏民族的先辈们留给后世子孙的最后一笔财富。

倘若用尽了他们之后,还不能发展壮大的话,便很难再有快速崛起的机会了。

因此,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加强对外贸易赚取金银更加迫在眉睫,并势在必行。

李凯宇并不知道李浩轩所思所想竟然那么深远。

见他表情纠结,还以为自己列出的这个主力团规模重火力配备太过超标。

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供应。

立马小心翼翼略带试探的询问道。

“李公仆,要是这个主力团重火力规模太大的话也可以适当的减配……”

反应过来的李浩轩苦笑着摇了摇头。

“把这些重武器都生产出来对于目前的桃花村而言并不算困难,不存在什么问题。”

见李凯宇一脸不解,李浩轩继续解释道。

“有问题的则是以后的弹药供应……”

“你列举出这个武器装备清单的时候,算没算过这样的火力配备,每次战斗需要消耗的弹药数吗?”

“这……”李凯宇摇了摇头。

“的确没有算过,不过……以我们每次战斗的缴获来看,获得的收益应该远远大出消耗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