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七个半师(2 / 2)

但供养如此大规模的部队也已经达到了极限,同时老兵人数有限,扩充太多后战斗力下降严重,这才作罢。

当然,每天十吨的运输量自然不可能供养的起九万大军。

豫南根据地成立时间尚短,同样也很难担负起九万大军的吃喝拉撒。

而他们之所以有底气把部队扩充到如此规模,除了几个师在外就食之外,还因为这段时间在战场上的缴获。

仅仅是缴获的各种粮食,便能供应十万大军吃上半年。

至于半年之后,想必李凯宇不断恢复的豫南经济的税收也能供给起大半了。

这些天来,李凯宇除了日常的军务外,同样接见了许多民主人士以及爱国企业家,并跟他们商议了开办合资工厂的事宜。

说白了就是豫南根据地负责提供先进的机床入股,并派遣财务以及检查。

而合作的企业家则负责日常的经营、销售以及管理。

而这些合资的企业每年缴纳税务后,同样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比例的分红……

况且,豫南根据地同样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要不了多久就要入主关中晋地,到那时……可又是一大波缴获了。

……

另一边,394师一团,也就是原1001团。

在姜云的率领下,仅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乘坐着卡车抵达了漯城附近。

当他们抵达时,已经是日暮时分。

随着夜幕的降临,漯城附近的景象逐渐变得朦胧而神秘。

夕阳的余晖洒在土地上,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巍峨壮丽。

3941团的战士们坐在卡车上,静静地观赏着这美丽的夕阳景色。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经过长时间的行军,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接下来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由于身处平原地区,漯城附近的地形并不复杂,放眼望去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也给3941团的隐蔽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好在,附近的人们看到如此大批量的卡车行动,根本就不敢靠近,更别说打探消息了。

在他们看来,能够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部队,根本不是他们能够企及的存在。

再加上漯城附近的民团都被刘大帅抽调聚集,带着去围剿豫南根据地去了。

这反而使得3941团已经兵临漯城附近,城中的反动派却对他们的消息一无所知。

“命名同志们安营扎站,生火做饭,做好隐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