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光复汉中(2 / 2)

这一刻,他们的心紧紧相连,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邓大帅准时发布了明文通电。

电文中,他深情地写道:“鉴于当前局势之紧迫与民众之深重苦难,本人实不忍见战火肆虐、百姓流离失所。

为保卫汉中平原地区的百姓安宁与家园完整,我毅然决定率领部队投诚豫南根据地,期望通过和平手段恢复汉中平原的秩序与和平。

衷心祈愿天下早日实现统一,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太平盛世。”

随着通电的发布全国震动。

各方势力无不对邓大帅的这一重大决定表示出极大的震惊与关注。

人们都在猜测,这场战争的走向将会为当前的全国局势带来怎样的改变,而邓大帅的这一决定又将对整个华夏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

就在邓大帅作出投降决定的这短短三日之内,川渝一带的局势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川城的柳大帅在得知邓大帅败局难以挽回,汉中平原即将易主的消息后,当机立断地暂停了对驻守在雾镇的201师和299师的攻势。

撤军之际,他精明地留下两万精锐驻守关隘要地江县,此城不仅是汉中通往蜀中的咽喉要道,更是军事战略上的重城。

而他麾下的另外四万大军则迅速回撤至川西北,与从川城紧急调遣的五万增援部队会合。

这股庞大的力量随即对仅余三万兵力的田大帅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猛攻。

在精心安插的内应协助下,柳大帅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短短三天之内,原本坐拥20余座县城地盘的田大帅,其势力范围便被蚕食了近半。

随着战局的持续发展,柳大帅全面吞并田大帅的地盘,进而占据整个蜀西地区,已然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定局。

在同一时刻,坐镇庆城的刘大帅亦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局。

他与蜀中地区的杨大帅暗中联手,骤然出兵,集结了十二万之众。

这支庞大的军队如雷霆般迅速且果断地分为两路,轻易地吞噬了仅有一万五千人的李大帅势力和七千兵力的罗大帅部。

直至此刻,外界才震惊地发现,原来那一直与刘大帅对立的杨大帅,竟是其秘密培育的嫡系力量。

他们的野心并未因此满足,而是选择乘胜追击。

大军毫不迟疑地继续北上,他们的矛头直指川渝根据地的核心——达城。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势,川渝根据地的负责人方元洲同志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达城守军人数严重不足,难以对抗刘大帅的十万精锐。

于是,按照既定的战略,他果断下令从达城撤出,转向川北的广袤山林地带开展游击战。

方元洲同志深知,只有等待汉中战役的尘埃落定,他们才能重新集结力量,与刘大帅那已然壮大到十四万人的军队一较高下。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刘大帅的部队并未对撤退至山林的川渝守军穷追猛打。

他们似乎有着更大的图谋,一路北上,直至占领了连接蜀地与康城的战略要地——源城,才终于停下了征伐的脚步,并在此布置了重兵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