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傲来国就在这儿(2 / 2)

他们认为这是振华军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他们提出的基本条件。

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粮食、弹药、医疗器械等日常给养,以及安置人员所需的土地和房屋。

此外,晋军还提出了一系列看似合理但实际上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的要求,如保障大军的日常给养、运输工具等。

他们深知这些要求对于振华军来说并不容易满足,因此这也是他们拖延时间、寻求更多利益的一种手段。

还有就是,他们还故意提到了傲来国的大概位置,以及回归的过程中可能跟海上马车夫的舰队遭遇,并为敌的风险……

在回复的最后,晋军明确表示,只要振华军能够满足他们提出的这些条件,他们就愿意改旗易帜,加入振华军的阵营。

然而,他们也暗示了另一种可能性,即如果振华军无法满足这些条件,那么他们将继续坚守晋州,与振华军对抗到底。

这份回复充分展示了严大帅的策略和智慧。

他们利用振华军希望和平光复晋州的心理,提出了一系列难以实现的要求,以此来拖延时间、寻求更多利益。

同时,他们也为自己留下了后路,无论是选择加入振华军还是坚守晋州,他们都能够掌握主动权。

当晋军的使者目睹了这份电报的内容后,震惊之情难以言表。

大帅的智慧与谋略果然名不虚传,这样的修改看似在表面上顺应了振华军的要求。

但实际上,与之前的状况相比,晋军仅仅是让出了一部分地盘,而真正的核心力量依旧坚如磐石。

当然,这只是使者个人的见解和分析。

他心中忐忑,难以预测振华军的代表在看到这份提案后会作何反应,会给出怎样的答复。

但职责所在,他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次日清晨,当双方代表再度欢聚一堂后,晋军的使者直接把严大帅回复的电报原封不动地递交给了振华军的代表。

身为振华军代表的姜云同志在看到严大帅的要求后,却十分开心的笑了。

“没问题,这上面的要求,我们振华军统统答应了。”

“晋军的装备和军饷也由我们振华军负责,你们的驻防地区就定在……治城好了,那里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且还直通中原地区。”

“想必把你们的驻地定在那里,你们的严大帅晚上才能睡得更加安稳才是。”

严大帅提出的这些条件,在他们看来难如登天,在振华军的眼里却轻而易举。

十万人的物资装备供应,前期调遣几名时空贸易员过去就行了,有了源源不断的装备物资补给。

十万晋军绝对能轻而易举地光复傲来岛。

没错,那个岛以前叫什么,姜云不关心,振华军更不关心。

反正从今天起,它就叫傲来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