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四大机型(2 / 2)

这款轰炸机在起飞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感,它沉稳地飞向高空,然后在空中进行了一系列精确的投弹模拟。

每一次的投弹都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区域,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战略威慑力和精确的打击能力。

四款飞机在空中翱翔的景象令人震撼,它们的优异表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尽管试驾的时间并不长,但这四款飞机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随着飞机依次平稳着陆,试驾活动也圆满结束。

飞行员们兴奋地跃出座舱,与等待已久的同僚们紧握双手,分享着试驾的喜悦和激动。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华夏航空事业的辉煌。

李浩轩站在检阅台上,目睹了这一切。

他深深地感到,这四款新型飞机将为华夏的空中力量带来前所未有的提升。

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华夏将凭借这些飞机在世界的天空中展翅翱翔,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然而激动过后终究要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那就是这四款飞机虽然已经成功研发出来了,但如何量产还是个难题。

李浩轩深知,样机的制作依赖的是约翰国的精湛工艺和优质零件。

而想要大规模生产,则必须解决技术转移、生产线建设、原材料供应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这其中的技术问题和原材料供应还好解决,难就难在生产线的建设以及足够优秀且熟练的工人上面。

前两样东西,甚至生产线的转移问题都可以通过时空贸易员的能力轻而易举地转移到国内的军工生产基地里来。

但生产线转移后如何安装和调试,以及能够实现这几款飞机大批量生产的工人,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而言依旧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李浩轩的眉头紧锁,他清楚地认识到,即便有了顶尖的技术和优质的原材料。

如果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和高效的生产线,那么量产这些新型飞机仍然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可无论这个过程的实现多么困难,却依旧是华夏强盛所必经的道路。

不管怎么着,技术和生产线在手,再加上从国外招募的大批量人才,以及国内自主培养的熟练工人,量产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

再怎么也总比那个从零起步、白手起家的建设时期要轻松许多吧?

心中如此想着,李浩轩便向张明辉同志询问起了约翰国那边的具体情况。

“明辉同志,你那边公司的量产情况进行的如何了?可曾面临什么问题或者困境?”

“回李公仆。”面对李浩轩的亲自询问张明辉表现的十分激动。

“在上级拨款的大量资金的支持下,我公司已经向约翰国各大相关公司下达了巨额订单,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各搭建出了一条这四款战机的生产线了。”

“至于困难,那就是关于量产的问题……”

“由于咱们公司生产出来的这四款战机十分先进,特别是除教练机之外的其他三款战机,性能甚至已经超过了约翰国现役的战机,因此收到了约翰国各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