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投降(2 / 2)

汉月当空 赵金生 1731 字 10天前

秦军刚打了败战,士气低迷,被项羽猛冲猛打,吓破了胆,无奈章邯下令后撤,退守到了安阳。

安阳背靠囤积了大量粮草的敖仓,章邯在这里稳定下来,他知道只要保证敖仓不丢,他就可以继续跟项羽死磕到底。项羽和诸侯联军的粮草都不充足,战事久拖,项羽一定会先扛不住的。

章邯想得太美了,项羽命蒲将军强攻三户津(河北临漳西一带),经激战,打败了秦军后,驻军漳河南岸。项羽则率领楚军在三户津西北边的纡水上攻击秦军,再次把秦军打得大败。

赵国将领司马卬被沛公阻于平阴后,正在抄章邯的后路。情况对章邯似有越来越不利的迹象。

这时,都尉董翳再次提议,劝章邯投降项羽。章邯愁眉不展,对董翳说:“项羽记仇,不肯受降,有什么办法?”董翳很肯定地说:“可派司马欣去,便没有什么好忧虑的了。”

章邯半信半疑地让人把司马欣招来,把这千难万难的差事交给他,结果司马欣一口答应下来。

为什么董翳会推荐司马欣,而司马欣为何有爽快地答应了呢。

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司马欣出身名门世家,是秦国名将司马错的曾孙,司马梗之孙。年轻的时候在栎阳当过狱掾。

前面介绍过,楚国灭国之后,项梁带着侄儿项羽逃难,有一次在栎阳(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县犯法被逮捕,关入监狱。项梁是楚将项燕之子,这个身份就足以致其死罪。

项梁托人请好友蕲县(今安徽宿州)狱掾曹咎搭救。栎阳和蕲县一南一北,相隔千里,这个营救难度实在太大了。幸亏曹咎与栎阳狱掾司马欣相识,接到曹咎书信后,司马欣很够意思,竟然释放了项梁。要知道司马欣放人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万一这事被人捅出去,丢官事小,丢脑袋的可能都有。

有了这个底子,司马欣自然信心十足,他一口应允下来,即刻赶往楚营。

救命恩人来到,尽管来自敌营,项羽还是热情接待了司马欣。遗憾的是,项羽对章邯杀叔父一事始终无法忘怀。

司马欣十分焦急,他深知肩上扛着的不仅是章邯的殷切期盼,也是数十万将士获救的希望。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分析利弊,最终打动了项羽。他召集身边的将官商讨对策,诸将都认为现在联军兵多粮少,长久对峙下去,于我军不利,接受章邯的投降才是上策。

项羽见大伙意见一致,于是同意章邯投降。

司马欣一看任务完成,长吁了一口气,飞速回营向章邯做了汇报。

秦二世三年七月,项羽将受降点定在洹水南岸的殷墟地,项羽和章邯以及两军将士见证了同盟的签订。

有一个小插曲,体现了章邯被压迫、无奈、悲愤的心境。他见到项羽后禁不住呜咽哭泣起来,对项羽控诉着赵高卑鄙无耻的做派。

项羽眼见一代将星在自己面前无所顾忌的示弱行为,一时有些不适应。你死我活的杀戮战场,容不得半点仁慈,将士们打气仗来,从来就顾不上什么生灵涂炭,白骨累累后果。尤其是将官,思考的是如何以较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战果。

要知道项羽这时只有二十四岁,章邯的年纪不详,但考虑他的职位,在带领骊山囚徒出征时就官至少府,掌管着中央财政大权,又负责主持骊山秦始皇陵墓的建造工程,是朝廷里非常重要的岗位。

能力自不必多说,没有丰富的阅历和经历是无法胜任的。能爬到这个岗位,年纪不会小。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一个驰骋疆场的老将军,哭哭啼啼地向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年轻将领投降。受此鼓舞,联军上下士气顿时爆棚,项羽在联军中成了当之无愧的盟主。

项羽当即安慰章邯,表示自己已经放下私仇,愿与章邯共同奔赴灭秦战场,推翻秦王朝,将来共享富贵。仪式结束后,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对于救命恩人司马欣,项羽任命他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作为先锋,向关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