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燕王进军营不太对吧(1 / 2)

对于京外大营,纪允炆并没有动歪脑筋进行侦查,或者跑去黑市试着能不能买到布防图之类的。

掉脑袋的买卖,短时间内他在京城毫无根基,找不到人做的;至于侦查,终究是军营,屯扎的是大炎精锐,他蹿来蹿去的万一出点意外可就不好交代了。

难道就不侦查,到了晚上直接闯进去吗?

那不行。

之前在鲁国公府吃的亏让纪允炆意识到:只是远远看着,那么即便是他也很有可能遗漏掉隐藏的高手。

何况京外大营的面积和鲁国公府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那么多军人,直接用神识探查会比较麻烦,虽说做得到,但耗神费力的性价比太低了。

最好的就是亲自到大营中看看,最好确认程仲谋所在的中军大帐的位置,方便自己直接去查找蛛丝马迹;再顺便查一查营中有没有需要特别在意的高手,方便行事。

当然,京外大营布防图和将校名册这种东西,他和姬世恢说一声就能弄到,但他还是要亲眼确认一遍才好。

毕竟已经怀疑程仲谋有问题了,自己去鲁国公府也意料外地撞上了那个老和尚就属于姬世恢的情报出了差错,谁知道京外大营奉旨上交的布防图会不会有问题?

程仲谋在军中威望太高了,要说服手下将校们上交一份假的图册不会有什么困难;而他一直以来的行事作风,也让所有人都相信他不会欺瞒皇上,就算欺瞒了,也绝对是为君为国一片苦心。

人设立得好,很多时候既是负担,也是武器。

再说了,就算没人使手段,名册也未必可信——在大炎,上级将官长住军营时是可以带那么一两个随行仆人充当勤务兵角色的。

你说这是一个罕见的武道高手,我说他是我带来做杂活的家仆,你能有什么办法?

那么,怎么才能亲眼看一看京外大营,又不至于过多地引起怀疑呢?

别忘了,纪允炆现在的身份是大炎新封的燕王,许多人都认为他将来会成为大炎军事力量中的重要组成。

据说大炎皇帝麾下有一个完全由一流以上武道高手构成的秘密部队,现在坊间就已经开始传:咱们这位新来的燕王殿下,将会是这支部队新的统帅。

既如此,陛下带着他来视察一下京外大营,顺便指点指点士兵操练啥的,有什么问题吗?

于是,姬世恢就带着纪允炆一块,对京外大营来了一次突击检查。

姬世恢是一个军政两手抓的皇帝,尤其对于屯驻京外大营的大炎精锐很是关切,对大营进行毫无事先通报的突击检查也不是一次两次,因此没有人会起疑。

至于纪允炆?陛下查营想带谁就带谁,哪个不开眼的敢管?

然而今天,还真就有不开眼的。

而且这个不开眼的,是程仲谋本人。

“陛下,恕臣无状,但燕王殿下在朝中根基尚浅,又无军职在身,若是贸然入京师大营,恐对殿下不利啊。”

纪允炆一行进入大营没多久,就被赶来的程仲谋截住了。

呵,都说这位鲁国公性情刚直不喜欢弯弯绕绕,看来并非如此嘛——纪允炆尽力绷住不让自己露出冷笑。

看看,分明就是不愿意纪允炆入营查探,却说的好像完全是在为纪允炆考虑。

确实,纪允炆目前对外的身份虽说是皇亲,但父亲终归是姬世恢曾经的那位兄长;而当今圣上的这个皇位是怎么来的,满朝文武再清楚不过了。

说得难听点,纪允炆头上被扣上一个“逆臣之子”的帽子也完全不奇怪。

一回来就给封王,又是赏宅子又是频繁召见的,大伙也就只当陛下心中有愧疚,想要弥补在自己这个侄子身上了。

说实话,如果只仅限于物质上的满足,那么就算姬世恢把纪允炆赏成大炎第一巨富,纪允炆本人纨绔到可以说天怒人怨,朝堂那边都不会有太大反应。

宠嘛,无所谓的。

但如果纪允炆短时间内就有立刻涉政、涉军的迹象,那么绝对会在朝堂上掀起一阵风雨!

目前的大炎官场,身居高位手握实权的大都还是当年帮着姬世恢夺得皇位的那帮“从龙”之臣,他们对于姬世恢的那个大哥是什么态度可想而知。

虽然是残酷无情的皇位斗争,但终归是抄家灭族的事情,放在谁身上都是足够记一辈子的大仇。

现在陛下突然决定迎回兄长的儿子,百般宠信也就算了,居然还打算交予实权?

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别管姬世恢自己心里是什么想法,反正那些老臣心里绝对会很不是滋味——是了,终归是自家人才信得过,开始要拿家里人来制衡我们取代我们了!

别人倒也罢了,偏偏是这个孽种,陛下心里边难不成彻底容不得我们这几个老东西了?

还一来就是京师大营的军权,陛下就那么心急吗?

姬世恢也知道程仲谋说的有道理,但早有预料的他不会毫无准备。

“爱卿多虑了,允炆这次回来不过是认祖归宗,陪一陪朕。他江湖闲散惯了不会久留。既不在朝中为官,又何须挂念这朝中诸般考量啊?”

龙帝在处理完麻烦之后就会再次无声无息的消失,传说的这一部分姬世恢是记得很清楚的。

现在先打个预防针,以免到时候“燕王殿下”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引起什么麻烦。

“允炆武道修为颇高,其师纪元清当年更是我大炎军中第一高手,与你也是故交,今日带他来看看这京外大营,既是让他看看我大炎军队可有能够改进之处,也是给纪爱卿一个交代。”

就像满朝皆知程仲谋刚直一样,姬世恢作为皇帝贤明睿智的同时重情重义也是满朝皆知的。

也别管皇上到底是不是真的重情义,反正这么多年来姬世恢在朝臣面前就是这么表现的,既然皇上乐意,那么作为臣子,大伙肯定要顺着他的意思来。

现在,他的这个人设就起作用了。

纪允炆修为在身,姬世恢又对他有愧疚,那么打着这样的旗号短暂地让他享受一下特权也不是不行;纪元清当年离开军队后担任了皇室的剑术教师,四舍五入算姬世恢半个师父,姬世恢念着他也是情有可原。

“臣明白了。”程仲谋不是擅长口舌之争的人,和国君顶嘴也相当不符合他迄今为止的人设,因此没再争执,而是行礼道:“臣为陛下、殿下领路。”

“有劳爱卿了。”姬世恢也不拒绝,京外大营他来过多次了,大体结构还记得,不担心程仲谋弄虚作假。

何况程仲谋知道自家皇帝的精明,他不会在这种时候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在带着皇帝参观军营的时候动歪脑筋。

至于纪允炆?

为了表演好燕王的角色,他从刚刚开始就一直默默跟在姬世恢身后一言不发。

叔父兼陛下的长辈还在,他不好开口说什么。

只不过,方才程仲谋说他这个燕王不方便进军营的时候,他心里还是很想要吐槽两句的——干嘛?我这个燕王又不姓朱,你何必怕我和军队接触?

不过总归是成功进入京外大营了,纪允炆也没闲着,一面跟着在军营里四处参观,一面仔仔细细地记下了这里的布局,并探查着这营中是否有高手存在。

驻扎在京外大营的军队,一般称之为“京军”,撇开天武卫这类特殊编制,这支军队就是大炎军事力量中最优秀的。

多年前东西方的那场大战,大炎皇帝御驾亲征,京军尽数奔赴前线,在天武卫的配合下将号称“聚集了西方世界所有伟大的骑士与勇士”的教廷圣子军一战全歼,时任大炎龙兴将军、京军副帅狄青,还一度率队杀到西方教皇车驾前,险些拿下敌酋。

只可惜教皇身边高手众多,他也只能冲杀一阵后无功而返;但要说无功也不恰当,毕竟万军丛中仅率百余人便冲杀至敌酋跟前,此举大大提振了东方士气,也让教皇吓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