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黄德勋:我料定孙楚要吃亏(1 / 2)

平陶县位于晋省中部,县内文物古迹多不胜数,自先秦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该县毗邻介休、祁县等县城,晋省最早的铁路——同蒲铁路就从该县经过,算是晋省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作为老西治理晋省最拿得出手的工程之一,老西对这条铁路也是念念不忘。

当年修建同蒲铁路之前,晋省因为常年的战乱而民生凋敝,经济发展十分困难。

是老西任用和尚“边尔旺”主持铁路修建工作,经过整整六年的测量勘定,又说服了国府的反对意见,这才修建起了这条晋省最古老的铁路。

然而,这条铁路在民生上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改观——因为她已经沦落到了小日子的手中,成为小日子向南方输送武器弹药等物资的重要通道。

此次第一军对八路军采取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自然也绕不开这条晋省的铁路主干道。

在赵权的建议下,老西盯上了平陶县,是因为这座县城里有一个鬼子的火车站,只要能够夺取该火车站,现在境况不佳的第二战区司令部就可以好好补一口血。

若是能够在此基础上击败驻守在平陶县的鬼子,老西的威望也会跟着回升,把现在心思各异的晋绥军重新糅合在一起。

而且这一次老西没有再胡乱指挥,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老西难得的没有用他那套帝王心术,而是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了孙楚。

实际上,孙楚也已经是老西目前唯一能信赖的高级军官了。

孙楚没有辜负老西的期待,八路军在前线跟鬼子11万大军打得火热,孙楚也趁此机会派出人手对平陶县的鬼子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

平陶县驻守的鬼子数量不多,只有一个中队,其中一个小队被安排驻扎在火车站里,专职负责盯防火车站,并配备了一个营的伪军协助。

孙楚仔细估算了双方力量对比,觉得这次作战获胜把握不小。

关键是他这边压力也很大。

鬼子那可是11万大军,谁知道八路军能在鬼子的攻击下坚持多久?

所以孙楚必须趁着现在鬼子兵力不足的窗口期,尽量多攻下几座县城,以此昭示晋绥军的存在。

于是孙楚将自己的作战计划报告给了老西,请求老西给他调配兵力。

可悲的是,老西的命令的确已经没什么效果了。

下面各部队表面上还听他这个晋绥军司令的命令,实际上都已经是阳奉阴违。

一听说要出兵攻打鬼子驻守的县城,各部队军官都是纷纷摇头。

打鬼子?

呵呵,有跟八路军做生意赚钱吗?

现在八路军那边跟鬼子打得火热,大家伙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双方之间的战果,谁还有心情去打仗啊。

各部队的推诿,差点没把老西气死过去。

幸亏赵权拼命安抚,这才让老西情绪勉强稳定下来。

老西思来想去,抽调了自己直属的警备部队,勉强凑出了一个团的兵力,另外调了十门火炮,30挺冲锋枪交给孙楚。

孙楚也没嫌弃,他手下的第33军,现在也有点不听使唤了,他也没资格嘲笑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