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长江战线的危机(2 / 2)

嗯,另外一个占据了金陵媒体头条的,又是李云龙。

在得到大夏湾总部的命令之后,李云龙率领独一团强势突破鬼子的“封锁”,一路从长治盆地打通了晋南、晋中盆地,并向泰源一路逼近。

就连鬼子控制的报纸上,也开始出现《不能提起名讳的将领正率领手下在晋省肆虐》、《卑鄙无耻的李云龙率领部队偷袭城市》、《李云龙率领独一团进攻泰源》等新闻,媒体对李云龙的称呼那是一变再变,充分表现出了媒体工作者们是多么的“忠诚”。

如果对当前华夏大地的局势进行一个总结的话,情形大概是这样的。

北边的鬼子因为受到八路军实力膨胀的影响,不得不集中兵力,试图在系舟山、太岳山沿线形成包围网,对八路军进行围剿,将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八路军扼杀在儿童时期。

但鬼子的这一战略因为筱冢义男冒险使用交通枢纽平陶县作为诱饵的战术失败,导致鬼子的后勤出现严重问题,以至于前线的鬼子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使得鬼子所谓的围剿已经从事实上宣告失败。

除了系舟山因为交通线维持得还算不错,三万的主力部队只是在正面作战时有所损失之外,太岳山的六万鬼子估计很难从山中离开了。

而作为后备部队的两万鬼子,则是遭到了八路军386装甲旅的猛烈打击,直接导致鬼子撤退的后路也被堵住。

于此同时,李云龙率领独一团正在迅速攻击县城刷分刷到飞起,甚至把主意打到了泰源城的头上。

华北因为晋省的影响,抗战形势一片大好。

暨南、鲁东等的确也都纷纷响应晋省的抗战形势,不时有八路军所属游击队骚扰鬼子驻守的城市,让鬼子焦头烂额。

但与华北大好的抗战形势想必,在南方的长江沿线,局势就不那么乐观了。

鬼子第11集团军出动大军三十万,正在对国府的长江防线发起疯狂进攻,为了守住长江沿线,保证南方的后勤补给,国府主动发起了随枣会战,此次会战主要由第五战区负责进行,但因为地我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导致目前长江沿线岌岌可危。

其中由张将军率领的右翼兵团在正面进攻鬼子的过程中,歼灭了第13师团103旅团,取得了一场大胜,正准备配合84军稳定阵线,老头子的催命电报就发了过来,要求张将军立刻集结兵力东渡襄河,继续对鬼子发起追击。

张将军心知战线不稳,拒绝接受老头子的命令。

于是老头子就打电话,甚至是冒险动用了飞机,对右翼兵团空投指令。

无奈之下,张将军只得东渡襄河,但因为老头子这边为了争取民心,早早就对新闻媒体透露了作战意图,以至于张将军才刚度过襄河,就遭到了鬼子的阻击。

这下子右翼兵团算是遭了重,鬼子早就调集了重炮、飞机对右翼兵团进行凶狠打击,在跟鬼子交战一天之后,右翼兵团被鬼子冲散,张将军只能率领1500人边打边撤,一直退到了南瓜点以北的沟沿里村。

这是一条十里的长山,但鬼子为了张将军,也是发了狠。

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鬼子在一昼夜之间连续发动了九次冲锋。

3月3日,张将军亲自督战,一直从晨间鏖战到中午,所部1500余人死伤惨重,即便算上带伤勉强能战的士兵,也只有不到六百人。

就连张将军自己,也在督战中左臂中弹。

下午2点,副官马孝堂忧心忡忡地向张将军汇报道:“将军,鬼子又攻上来了,前线弟兄们死伤惨重,弹药余量也已经不多,我们该怎么办?”

(史实为张将军于40年5月16日殉国,此处为小说中各种事件战况之间的蝴蝶效应导致的变化,请勿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