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中间大方阵的色目骑兵,在火枪的交叉火力打击下,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损失大半,只有一百余骑脱出生天。在此之前,进攻前后大方阵的色目骑兵也在火枪密集下遭到惨败,只不过他们只遭到正面的射击,并没有遭到交叉火力打击,损失要稍小一些,但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逃了回来。这出乎意料的结果,让在远处指挥赛赤典胸中气血翻涌。他只觉喉头一甜,突然大叫一声掉落马下。
与能征善战的前任蒙古驻屯大理长官兀良合台不同,赛赤典只是善于理财的政务官员,只是因为忽必烈的宠信而得以掌管大理。五千骑兵短时间内便损失了四千余骑,只剩下了不到千骑,这样的结果他实在接受不了,当即气急攻心晕了过去。实际上,不要说赛赤典接受不了,即便是忽必烈听闻这个消息,估计也会惊得得目瞪口呆。要知道这五千骑兵可是大理蒙军的脊梁,如今一战被打残,已经动摇蒙古统治大理的基础。
蒙军原本在大理只有四千骑兵,外有数万白蛮仆从军。虽然已被征服数年,但大理国内仍有不少反蒙势力。如果蒙古骑兵数量太少,便难以压制住新附军,也无法扑灭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乱。故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之后,为了实现其“翰腹”之谋,又向大理增派了四千骑兵。此次赛赤典带来了五千骑兵,可谓精锐尽出。其余骑兵二千驻守在大理南部,以防止蒲甘王国,另外一千骑兵则驻守在国都大理城。
眼见赛赤典跌落下马,身边的亲兵急急将其扶起,在其悠悠醒来之后,又簇拥着向善阐府的方向而去。在火枪下死里逃生的色目骑兵们正惊魂未定,正逃到后方聚集。他们眼见主帅退走,便又迅速汇合在一起,在整理队形后,也一窝蜂尾随赛赤典的大旗而去。要不是这些来自西域的色目骑兵见多识广,又身经百战,估计早就一哄而散了。在损失超过八成的情况下能重新集结,也算是极为难得的强军了。话说能在大败之后,能如此从容退走的,除蒙古精锐的怯薛军外,便只有霹雳军了。
播州师没有骑兵,只能眼睁睁看着色目骑兵退走。话说这些色目骑兵还得感谢赛赤典,如果不是他晕倒被抬走而导致全军败退,那么色目骑兵将会遭到新一轮的打击,因为播州师的火炮已经架设好了。事实上,就在色目骑兵退走之时,方阵前方的火枪兵和基干民兵已经退到两边,为炮兵腾出了射界。播州师装备的轻型小炮射程只有两里左右,而色目骑兵早逃出了这个距离。杨邦宪眼见敌人远在射程之外,只得强忍住了开炮的念头。
赛赤典逃回善阐府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调兵。按照他的命令,驻屯在南部边境二千骑兵将星夜赶来,守卫大理都城蒙古骑兵也将抽调五百骑前来增援,就连正在交趾征战的段实也要让旗下的二千白蛮骑兵回援。赛赤典并没有只调集骑兵,而是同时下令抽调精锐步兵前来增援。只不过不管是大理都城、南部边境还是交趾,距离善阐城都有上千里距离,步兵一时半会儿根本赶不来。救急如救火,眼下只有机动性强的骑兵才能解决燃眉之急。
善阐府是大理国仅次于国都的大城,城池高大坚固又有十余万人,这也是赛赤典据城坚守的底气。虽然色目骑兵只剩下一千,但城中仍有一万白蛮军,再加上还可以驱赶数万民壮上城墙,在他看来要守住城池也是不难。赛赤典的幕僚也认为,霹雳军虽然火器厉害,但劳师远征,粮草弹药要从蜀地运来,一旦粮食不济或弹药耗尽,自然会退兵。
赛赤典命人开始没日没夜的构筑土木工事。他先是派人坚壁清野,又将护城河拓宽不少。在杨邦宪率军抵达善阐城下后,又命人在城墙上构筑防炮工事,在城内挖壕沟、陷坑,筑土墙。在他看来只要能守住三个月,待自己的数万援军一到,霹雳军便不可能攻下城池了。毕竟自己主场作战,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自然是不会怕拼消耗的。
播州师在善阐城西门扎下了营垒,这也是欧阳轩向杨邦宪下达的命令,目的就是要堵住蒙军逃往大理国都的去路。总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只有轻型火炮的播州师显然不是攻城的主力,而是昝万寿的第三师。东川战役结束之后,昝万寿便将旗下的重炮全部调到了东川。由于不能通过便捷的水路运输这些笨重的武器,走陆路着实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为准备此次战事,昝万寿调集了大量的骡马,以运输这些重炮所需要的弹药,一直并未停歇。
播州师扎下营垒半月之后,霹雳军主力也到达了善阐城。昝万寿的第三师在北门扎下了营垒,欧阳轩及总参直属团也在此营垒之中。曹轩的第一师在到达善阐城之后并没有停留,而是径直往西而去。按照欧阳轩的命令,他将前去攻打大理都城。之所以分兵,是因为欧阳轩有着十足的自信,仅凭第三师和播州师便可拿下善阐城。之所以不在东门和南门扎营,并不是怕被从这两个方向来援的蒙军夹击,而是欧阳轩刻意而为之。在他看来能全歼蒙军最好,即便蒙军要逃跑,也只能往这两个方向逃。
就在霹雳军主力到达善阐之时,赛赤典调集的骑兵也陆陆续续赶到来了。只不过,到来的只有从南部边境而来的二千骑兵和大理都城来的五百骑兵。段实的二千白蛮骑兵并没有赶到,这并非他抗命不遵,而是他在交趾遇到了大麻烦。如果调走主力骑兵,他手下还剩下的五千白蛮兵根本难以自保,甚至会全军覆灭。其实这也并非段实无能,就在几年前忽必烈发兵三万进攻陈朝,最终也因天气炎热等原因而不得不败退。
援军一到,赛赤典手中又有了三千五百名骑兵。吃了大亏的他,根本不敢再派这些骑兵前去攻击营垒,而是前去骚扰粮道,迟滞前往大理都城的曹轩第一师。霹雳军的后勤基地设在了东川郡,两地距离并不远,第三师的一千五百骑兵要将守住粮道倒是绰绰有余。至于前往大理都城的第一师,其也装备了新型火枪,战力还要超过播州师,又有骑兵团护住两翼,根本不怕蒙古骑兵突袭。
新增援而来的骑兵并非是色目骑兵,而是蒙古本族骑兵。他们刚开始时还嘲笑色目骑兵无能,但在连续吃了几次亏之后,也变得小心翼翼甚至畏惧起来。霹雳军的战马虽劣骑术也不精,但武器甲胄却远胜蒙古骑兵。蒙古骑兵的弓箭并不能对霹雳军士兵构成致命威胁,而霹雳军的新型火枪和轻型骑兵炮,却能使蒙古骑兵死伤惨重。
冲击中间大方阵的色目骑兵,在火枪的交叉火力打击下,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损失大半,只有一百余骑脱出生天。在此之前,进攻前后大方阵的色目骑兵也在火枪密集下遭到惨败,只不过他们只遭到正面的射击,并没有遭到交叉火力打击,损失要稍小一些,但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逃了回来。这出乎意料的结果,让在远处指挥赛赤典胸中气血翻涌。他只觉喉头一甜,突然大叫一声掉落马下。
与能征善战的前任蒙古驻屯大理长官兀良合台不同,赛赤典只是善于理财的政务官员,只是因为忽必烈的宠信而得以掌管大理。五千骑兵短时间内便损失了四千余骑,只剩下了不到千骑,这样的结果他实在接受不了,当即气急攻心晕了过去。实际上,不要说赛赤典接受不了,即便是忽必烈听闻这个消息,估计也会惊得得目瞪口呆。要知道这五千骑兵可是大理蒙军的脊梁,如今一战被打残,已经动摇蒙古统治大理的基础。
蒙军原本在大理只有四千骑兵,外有数万白蛮仆从军。虽然已被征服数年,但大理国内仍有不少反蒙势力。如果蒙古骑兵数量太少,便难以压制住新附军,也无法扑灭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乱。故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之后,为了实现其“翰腹”之谋,又向大理增派了四千骑兵。此次赛赤典带来了五千骑兵,可谓精锐尽出。其余骑兵二千驻守在大理南部,以防止蒲甘王国,另外一千骑兵则驻守在国都大理城。
眼见赛赤典跌落下马,身边的亲兵急急将其扶起,在其悠悠醒来之后,又簇拥着向善阐府的方向而去。在火枪下死里逃生的色目骑兵们正惊魂未定,正逃到后方聚集。他们眼见主帅退走,便又迅速汇合在一起,在整理队形后,也一窝蜂尾随赛赤典的大旗而去。要不是这些来自西域的色目骑兵见多识广,又身经百战,估计早就一哄而散了。在损失超过八成的情况下能重新集结,也算是极为难得的强军了。话说能在大败之后,能如此从容退走的,除蒙古精锐的怯薛军外,便只有霹雳军了。
播州师没有骑兵,只能眼睁睁看着色目骑兵退走。话说这些色目骑兵还得感谢赛赤典,如果不是他晕倒被抬走而导致全军败退,那么色目骑兵将会遭到新一轮的打击,因为播州师的火炮已经架设好了。事实上,就在色目骑兵退走之时,方阵前方的火枪兵和基干民兵已经退到两边,为炮兵腾出了射界。播州师装备的轻型小炮射程只有两里左右,而色目骑兵早逃出了这个距离。杨邦宪眼见敌人远在射程之外,只得强忍住了开炮的念头。
赛赤典逃回善阐府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调兵。按照他的命令,驻屯在南部边境二千骑兵将星夜赶来,守卫大理都城蒙古骑兵也将抽调五百骑前来增援,就连正在交趾征战的段实也要让旗下的二千白蛮骑兵回援。赛赤典并没有只调集骑兵,而是同时下令抽调精锐步兵前来增援。只不过不管是大理都城、南部边境还是交趾,距离善阐城都有上千里距离,步兵一时半会儿根本赶不来。救急如救火,眼下只有机动性强的骑兵才能解决燃眉之急。
善阐府是大理国仅次于国都的大城,城池高大坚固又有十余万人,这也是赛赤典据城坚守的底气。虽然色目骑兵只剩下一千,但城中仍有一万白蛮军,再加上还可以驱赶数万民壮上城墙,在他看来要守住城池也是不难。赛赤典的幕僚也认为,霹雳军虽然火器厉害,但劳师远征,粮草弹药要从蜀地运来,一旦粮食不济或弹药耗尽,自然会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