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大理之南(1 / 2)

欧阳轩让远在大理城的第一师前往建昌府,而没有从距离更近的善阐城派兵,是因为当下善阐城除了总参直属团外,已经无兵可派了。就在几日前,杨邦宪和昝万寿按其命令,分别率军向南了。播州师前往大理东南方向的交趾。欧阳轩告诉杨邦宪,如果段实归降,则与其合兵一处夺取出海口,如果不归降则将其剿灭。昝万寿率第三师前往的是大理西南边境,任务是防止蒲甘王国的入侵。

早在被蒙军征服之前,大理国便与南方蒲甘这个新兴崛起的军事强国,因领土问题发生多次冲突。武德充沛的蒙军占领大理之后,蒲甘并未畏惧甚至反而屡次挑起冲突,但皆被兀良合台率军痛揍。赛赤典主政之后,他们又开始频繁进犯大理,并在边境屯积重兵。正是因为他们牵制,霹雳军夺取东川之后,赛赤典才没有发兵报复。大理国发生的剧变,已经引起了这个南方强邻的反应。眼下他们见大理国内大乱,便集结了大军准备趁虚而入。

之所以调第三师前去应对蒲甘,而不是播州师或第一师,是因为后两者要么是轻步兵,要么是并没有带来重型火炮。霹雳军在之前的战争准备中,将宝贵的运力投入到了后勤物资特别是弹药运送上。为了保证弹药运输,甚至连第一师的重炮都存放在了叙州。没有重炮的霹雳军,与配备重炮的霹雳军,在火力投送能力差距极大,战斗力完全不是一个层级。

大理战役出乎异常的顺利,使得仓储的大量后勤物资没有消耗多少。霹雳军已经控制了大理各郡县府库,可以就地筹措粮食、布匹等物资。眼下只需从巴蜀运来武器零件、弹药和医药物资等后勤物资,这使得运力又有了富余。在善阐之战结束之,欧阳轩便下令将第一师的重型火炮全运来大理。只不过路途遥远的原因,这些笨重的武器运到善阐城,至少是二个月之后的事了。“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欧阳轩虽然并不认为蒲甘军队能战胜没有重火炮的第一师,但小心谨慎总不是坏事,让第三师前去是最稳妥的安排。

从内心深处讲,欧阳轩不愿意与蒲甘王国发生战争,至少不是当下发生战争。虽然霹雳军对蒲甘的战争将是一边倒,而不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但战争毕竟是消耗钱财人力的行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对以火器为主要战力的霹雳军来说,更是如此。联席会议之前已经决定,夺得大理之后要将巴蜀治理模式全盘复制。先不说兴办学校医院、推广科技需要大量的钱财,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更是烧钱的行为。即便大理矿产丰富,也需要大量投入,才能开发出来。

“战争服务于政治目标”。当下霹雳军首要的政治目标并不是开疆拓土,而是获得出海口,实现巴蜀、大理与流求的直接联系。蒲甘有出海口,也有通向海边的大河,但其与大理接壤的地方多崇山峻岭,要拓宽一条成熟的道路需要数年时间,通行的成本也高。欧阳轩行事注重可持续性,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选择蒲甘作为出海通道。

在当前的出海口选项中,除了蒲甘方向之外,霹雳军还有几个选项,第一是从广南西路前往钦、廉州,也可以通过盘江顺流而下到广州,但会遭到南宋官方的阻挠和刁难。第二是是从大理南部兰沧水顺流而下,经素可泰之后,经高棉、占城入海,进而与附近的星岛联得联系。此条线路会受制于他人。第三则是从大理西南方向的元江顺水而下交趾,在红河三角洲平原入海。这条路是最短也是最方便的道路。

欧阳轩派播州师前去,便是要夺取这红河的出海口。除了出海口,红河平原也是人口众多,盛产粮食的膏肥之地,对于霹雳军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他叮嘱杨邦宪要尽量“说服”段实和交趾的陈朝,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争取他们的归附。如果和平手段不行,那就只有使用武力了,这个地方对于霹雳军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说成生死悠关并不为过。“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反正霹雳军对红河平原是志在必得,交趾陈朝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忽必烈也看到流求与巴蜀直接联系的可怕性,才增派骑兵从大理“翰腹”广南西路与交趾。赛赤典也不傻,他知道交趾并不好打,特别是暑热气侯和河汊密布的地形并不适合蒙古骑兵,便派了段实前去。如果胜了功劳自然是自己的,如果兵败背锅的也是段实,死的也是白蛮兵。段实虽然知道赛赤典的心思,却也无可奈何。在顺利拿下十余个广南西路的州县后,他听得陈朝正发兵攻打占城,便挥师进入交趾。

大理军进军交趾初期一路势如破竹。段实本想趁交趾大军在外的时机,一举攻破其国都升龙城。只不过交趾人的抵抗十分顽强,双方在升龙城下陷入消耗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交趾各地的援军纷纷赶来,沿途的粮道又不断遭到袭击,战况愈发对大理军不利。随着征伐占城的交趾大军的陆续回援,大理军的境况举步维坚,不得已只得徐徐后退。交趾军本已夺得了大片占城土地,谁知后背遇袭,急急地赶了回来,那里肯让大理军就此离去?

就在播州军紧赶紧慢赶前往交趾的时侯,段实派人请降了。蒙军在大理的统治土崩瓦解,其所率大军又陷入交趾泥潭,在这前途迷茫之际,经欧阳轩派来的段氏族人劝说,段实决定归附霹雳军。他可以置生死于不顾,但不能不顾及数千手下的生死,更不能顾及家中的妻儿老小。杨邦宪得知段实投降的消息大喜,得知他被交趾大军围住又心忧。他一面派人通知段实固守待援,一面加快行军步伐前去。据情报,大理军已经被困在升龙城北五十里,要不是段实手下有二千骑兵,包围圈怕是早已合拢,营垒也早就被交趾军攻破了。

虽然战况不利,但大理军损失并不严重。除了那二千骑兵,段实手有仍有四千白蛮精锐,只是粮草辎重十分吃紧。除了床弩等攻城武器损毁严重外,箭矢数量也严重不足,粮草也即将耗尽。前两者可是对付战象的必不可少的武器。交趾本身就有战象,加上在攻打占城的过程中,又缴获了不少战象,眼下已有数十头战象。正是这些战象给大理军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实际上,大理军并不缺乏后勤物资,只是这些物资都因为粮道被频频袭扰,难以运送到前线来。

包围大理军的交趾军队有五万人,其领军之帅是王太子陈晃。虽然人数众多,但交趾军除了极少量的骑兵和战象之外,多是轻装步兵,战斗力并不强。其士兵身形矮小,不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武器装备都不如大理军。故其虽将大理军围住,一时间却也无可奈何。对此,坐镇升龙城指挥的交趾国王陈煚给陈晃明确的诏令:“困饿其中,再一举破之”。

欧阳轩让远在大理城的第一师前往建昌府,而没有从距离更近的善阐城派兵,是因为当下善阐城除了总参直属团外,已经无兵可派了。就在几日前,杨邦宪和昝万寿按其命令,分别率军向南了。播州师前往大理东南方向的交趾。欧阳轩告诉杨邦宪,如果段实归降,则与其合兵一处夺取出海口,如果不归降则将其剿灭。昝万寿率第三师前往的是大理西南边境,任务是防止蒲甘王国的入侵。

早在被蒙军征服之前,大理国便与南方蒲甘这个新兴崛起的军事强国,因领土问题发生多次冲突。武德充沛的蒙军占领大理之后,蒲甘并未畏惧甚至反而屡次挑起冲突,但皆被兀良合台率军痛揍。赛赤典主政之后,他们又开始频繁进犯大理,并在边境屯积重兵。正是因为他们牵制,霹雳军夺取东川之后,赛赤典才没有发兵报复。大理国发生的剧变,已经引起了这个南方强邻的反应。眼下他们见大理国内大乱,便集结了大军准备趁虚而入。

之所以调第三师前去应对蒲甘,而不是播州师或第一师,是因为后两者要么是轻步兵,要么是并没有带来重型火炮。霹雳军在之前的战争准备中,将宝贵的运力投入到了后勤物资特别是弹药运送上。为了保证弹药运输,甚至连第一师的重炮都存放在了叙州。没有重炮的霹雳军,与配备重炮的霹雳军,在火力投送能力差距极大,战斗力完全不是一个层级。

大理战役出乎异常的顺利,使得仓储的大量后勤物资没有消耗多少。霹雳军已经控制了大理各郡县府库,可以就地筹措粮食、布匹等物资。眼下只需从巴蜀运来武器零件、弹药和医药物资等后勤物资,这使得运力又有了富余。在善阐之战结束之,欧阳轩便下令将第一师的重型火炮全运来大理。只不过路途遥远的原因,这些笨重的武器运到善阐城,至少是二个月之后的事了。“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欧阳轩虽然并不认为蒲甘军队能战胜没有重火炮的第一师,但小心谨慎总不是坏事,让第三师前去是最稳妥的安排。

从内心深处讲,欧阳轩不愿意与蒲甘王国发生战争,至少不是当下发生战争。虽然霹雳军对蒲甘的战争将是一边倒,而不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但战争毕竟是消耗钱财人力的行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对以火器为主要战力的霹雳军来说,更是如此。联席会议之前已经决定,夺得大理之后要将巴蜀治理模式全盘复制。先不说兴办学校医院、推广科技需要大量的钱财,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更是烧钱的行为。即便大理矿产丰富,也需要大量投入,才能开发出来。

“战争服务于政治目标”。当下霹雳军首要的政治目标并不是开疆拓土,而是获得出海口,实现巴蜀、大理与流求的直接联系。蒲甘有出海口,也有通向海边的大河,但其与大理接壤的地方多崇山峻岭,要拓宽一条成熟的道路需要数年时间,通行的成本也高。欧阳轩行事注重可持续性,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选择蒲甘作为出海通道。

在当前的出海口选项中,除了蒲甘方向之外,霹雳军还有几个选项,第一是从广南西路前往钦、廉州,也可以通过盘江顺流而下到广州,但会遭到南宋官方的阻挠和刁难。第二是是从大理南部兰沧水顺流而下,经素可泰之后,经高棉、占城入海,进而与附近的星岛联得联系。此条线路会受制于他人。第三则是从大理西南方向的元江顺水而下交趾,在红河三角洲平原入海。这条路是最短也是最方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