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之悔悟》
吾乃刘禅,世人皆称吾为“扶不起的阿斗”。如今独坐这寂静之地,心中思绪万千。
遥想当年,父皇白帝城托孤,诸葛丞相忠心耿耿,内理朝政,外攘强敌,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那时吾尚年幼,只知依赖丞相,朝堂之事,皆由他定夺。吾以为,有丞相在,吾可高枕无忧。却未曾想,这是吾一生之错。
丞相殚精竭虑,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吾却在安逸中渐渐迷失,不知民间疾苦,不懂军政之要。丞相北伐之时,吾未能全力支持,如今想来,悔之晚矣。待丞相仙逝,吾虽亲政,却无力掌控大局。朝中宦官弄权,吾竟也未能明察,致使朝纲混乱。
邓艾偷渡阴平,兵临城下,吾恐惧万分。谯周等人力劝吾降,吾竟听从了。那一刻,吾只想着保全自身性命,全然忘却了父皇的遗愿,忘却了汉室的尊严。降魏之后,吾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虽有锦衣玉食,但每至深夜,心中之痛便如虫蚁啃噬。
吾知世人皆笑吾懦弱、昏庸,吾亦无法辩驳。吾一生之错,误国误民。如今唯愿后世之人,莫要如吾一般,在安逸中沉沦,当有壮志,当明事理,守护家国,莫让祖宗基业毁于己手。吾将在这悔恨中度过余生,只盼吾之教训,能为后人敲响警钟。
金碧辉煌的宫廷之中,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尽管众多正直的大臣言辞恳切地反对,但刘禅心意已决,执意要任命黄皓为中常侍。
刘禅坐在高台之上,望着下方的大臣们,心中有些烦躁。他心想:“这些大臣,总是与朕作对,难道朕连任命一个人的权力都没有吗?黄皓对朕忠心耿耿,能让朕在这枯燥的宫廷生活中找到乐趣,朕就是要重用他。”在刘禅眼中,那些大臣的劝谏不过是老生常谈,是对他自由行事的束缚。
这一日,阳光透过宫廷的雕花窗棂,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却丝毫无法缓解那令人窒息的氛围。刘禅身着龙袍,端坐在高台之上,眼神中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环视众人,缓缓开口宣布这一决定。声音在寂静的宫廷中回荡,如同重锤一般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黄皓听闻此令,嘴角微微上扬,脸上瞬间堆满了得意之色。他那原本就谄媚的面容此刻更是显得嚣张,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权力在向他招手。他整了整衣衫,迈着故作谦卑却难掩得意的步伐,向前跪拜谢恩。在低头的瞬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那是阴谋得逞后的窃喜,是对未来权势的贪婪渴望。
而那些反对的大臣们,此时则满脸无奈和忧虑。他们有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失望,仿佛看到了蜀汉王朝陷入黑暗的未来;有的摇头叹息,脸上写满了痛心疾首,深知这一决定将会给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还有的紧咬嘴唇,双手紧握成拳,却又因君臣之礼而无法再进一步劝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黄皓得势。
自此之后,黄皓便开始在宫廷中如毒瘤一般扩张自己的势力。他利用刘禅的宠信,结党营私,打压异己,宫廷之中被他搅得乌烟瘴气,而蜀汉王朝也在这暗流涌动中渐渐走向危机。虚线内容可以不读 跳至下一章
---------------------------------
《吾之悔悟》
吾乃刘禅,世人皆称吾为“扶不起的阿斗”。如今独坐这寂静之地,心中思绪万千。
遥想当年,父皇白帝城托孤,诸葛丞相忠心耿耿,内理朝政,外攘强敌,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那时吾尚年幼,只知依赖丞相,朝堂之事,皆由他定夺。吾以为,有丞相在,吾可高枕无忧。却未曾想,这是吾一生之错。
丞相殚精竭虑,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吾却在安逸中渐渐迷失,不知民间疾苦,不懂军政之要。丞相北伐之时,吾未能全力支持,如今想来,悔之晚矣。待丞相仙逝,吾虽亲政,却无力掌控大局。朝中宦官弄权,吾竟也未能明察,致使朝纲混乱。
邓艾偷渡阴平,兵临城下,吾恐惧万分。谯周等人力劝吾降,吾竟听从了。那一刻,吾只想着保全自身性命,全然忘却了父皇的遗愿,忘却了汉室的尊严。降魏之后,吾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虽有锦衣玉食,但每至深夜,心中之痛便如虫蚁啃噬。
吾知世人皆笑吾懦弱、昏庸,吾亦无法辩驳。吾一生之错,误国误民。如今唯愿后世之人,莫要如吾一般,在安逸中沉沦,当有壮志,当明事理,守护家国,莫让祖宗基业毁于己手。吾将在这悔恨中度过余生,只盼吾之教训,能为后人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