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野蛮生长(18)(1 / 2)

小城的夏天,连下了三天的暴雨终于停了。

电影院门市房那两家卖西服的老板,在下雨的第一天还坚持开门。

但是第二天早上,他们早起见天上还是瓢泼似的下大雨,就都偷了懒,没去店里——去了也卖不了货!

有几个人大雨天地来买西服?哪有那个心情?

来买西服的,多半是为了结婚啊,处对象啊,或者有什么高兴的、露脸的事,需要出席活动、去撑场面才来买的。

谁不选个艳阳高照的吉利天?

还有,这夏天,本来就是西服的销售淡季,这天儿热乎啦的,谁穿西服啊?

所以,这两位也就干脆安心在家待着没去店里。

可是,等雨停了,他俩来门市房这儿开门营业,还没到走到门口,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再走近些,才发现,一楼二楼的玻璃窗全碎了!

两个人赶紧开门进店,看见里面的情景,简直难过得欲哭无泪!

挂在墙上的货还好些,可连着包装盒子放在下面的货全被雨水泡了!

冲上楼去查看,更不用提!

本来就挨着二楼窗户放着不少货,窗玻璃一碎,窗边的货直接被雨浇得遭了殃!

好在,他们俩这几年着实赚得不少,还损失得起,干脆把被雨水泡了的货便宜处理掉。

可是,夏天又不只下一场大雨。

这样的事连着又发生了两次,他们俩就开始后悔了!

这是不小心得罪了哪个祖宗唉?

这今天砸玻璃明天砸玻璃的,啥时候是个头啊?

他俩再怎么损失得起,总这么赔钱贱卖也不是个事啊!

关键是,他们俩也曾经商量着轮流盯着来的。

可是人有三急。

一个人盯着但凡走开一会儿,哪怕不要脸地就到门市房侧墙边去放下水。

两分钟不到的功夫,就能听见噼里啪啦地砸玻璃的声音!

他俩裤子都没来得及穿好就跑回来,还是逮不到人!

只看见穿雨衣骑自行车“嗖嗖”远去的背影,你追都追不上!

几次三番地,这俩人也火了,花钱雇人帮忙盯着!

就不信蹲不着人!

可是,他们俩一花钱雇人盯稍儿,砸玻璃的就不来了!

时间一长,这哥俩心疼钱,再说也入秋了,顶多再下一、两场雨就入冬。

东北的秋天短,秋冬的分界线就是看最后那场雨是不是转成雪,转雪就是入冬。

所以,这哥俩就跟那俩闲着没事的小混子说不用盯了,盯这么长时间都没事,估计那祖宗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别说,这一段时间确实也风平浪静地没再有人砸玻璃。

主要也是因为,这俩人能有好的商业眼光,脑子当然也灵活。

被人家砸了几次玻璃,哪里能不吸取教训,想想办法呢?

所以,他们俩干脆再舍点钱财,专门去铁艺师傅那里,订制了超大的铁艺招牌——能完全挡住二楼窗户的那种!

这二楼一安上“金钟罩”,这哥俩也就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楼门边的窗户太窄,就算被砸,门边也没放啥货,损失有限。

天一冷,商品销售就开始旺了起来,这一忙,就意味着赚钱,这两位的心情也就跟着好转。

前半年赔钱没关系,赚钱关键在这后半年!

可是,他俩今年该是招了啥不好的东西了!

有人到他们店里买西服,出门一伸手插兜,拎出一只散发出极难闻气味的臭袜子!

当时人家就气坏了!

回身就“嗷嗷”地找老板来理论,骂他缺德!

竟然把别人穿过的旧衣服当新衣服卖!

人家来买西服是要当新郎礼服穿的,又不是不给钱!

你们卖那么贵,还居然敢把旧衣服当新衣卖,缺了大德!

这?老板也不知道是咋回事。

谁知道买衣服的人是不是他自己把臭袜子塞衣服兜里面,再拎出来想讹人的?

反正钱赚到手了,没有退回去的理!

这家被人骂,另一家也没好哪里去,有人试穿衣服时被一根断针扎出血了!

人家要老板出医药费送医院检查,可那家老板死活不认账,好一顿吵吵嚷嚷,弄得一大群人围观!

那根断了的缝衣针就扎在人家脖子上,还真是个挺危险的地方!

后来,老板扛不住大家伙儿说才给出了二百块的医药费。

那个在西服里拎出臭袜子的人似乎真被气着了,隔三差五地就过来骂卖西服的老板一顿!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就站在这两家卖西服的店中间开骂,弄得看热闹的人也搞不清到底是哪家卖的旧衣服!

这两家老板呢,心眼子也都不大。

一家老板想着我就不出去,出去不就承认是我家卖的旧衣服了吗?

另一家的老板想,又不是我卖的,我凭啥出去帮他澄清?

万一让大伙儿误会是我家卖旧衣服,我多冤啊?

兴许那人骂够了,骂累了也就走了!

侥幸心理要不得,尤其是做生意的。

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从商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凡事尽快尽早商量着妥善解决问题,不要让矛盾积攒下来,否则,很可能因小失大。

等这俩个小心眼的老板发现不对劲儿的时候,他们俩的生意已经挽回不了了!

城市太小,一点谣言就能很快传开。

没用俩月,老电影院这俩家卖西服的以次充好,卖从外国殡仪馆进的旧衣服!

这样的谣言,就已经被传得满天飞!

这俩老板终于忍不住跟大家伙儿争辩——这怎么可能?

人家外国人都人高马大的,他们的衣服咱也撑不起来啊?

外国人都人高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