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野蛮生长(21)(2 / 2)

柳成林打再次出狱以后,在吉祥的运作上,基本再也没插过手。

吉祥现在,就是由陆晓辉和孙月带着一帮“娘子军”在打理。

今天孙月突然叫住他柳成林,看样子真是遇到什么不好解决的事儿,来向他“问策”来了。

大型商业百货,占地广,空间大,很多都是好几层楼,甚至是几栋楼通过天桥连接。

往往能同时容纳数千、上万人一起逛,看起来熙熙攘攘的,热闹非凡。

但是,不管是经营得多么成功的百货商场,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或几个地方,总是比别的地方人少,甚至是没人过去。

孙月说的就是这种地方。

他们这吉祥连锁百货,在周边县市几乎是每一家都存在这种情况。

不论他们怎么想办法调整陈列的商品、门类,奇的是,最多就短时间内有点效果,但时间一长,还是照旧。

当然,也偶尔有个别的地方调整得红火了,可是吧,又会有其他的地方“冷清”了。

只不过,这些冷门的地方一开始就存在,也并没有影响到百货整体的营收业绩。

之前,谁也没太当回事儿。

倒是孙月,她一向心细如尘,责任心又强,并没有因为调整的结果始终不大如意就放任不管。

思来想去,就干脆在碰到柳成林这个吉祥百货的创始人时当众问了出来。

孙月一个女人,也不好单独去见柳成林,要避嫌的,尤其是她孙月离过婚还找了个“小的”!

表面的舆论放过孙月一马,但背地里,还是有人说她耐不住寂寞勾搭男人!

孙月也不否认,她就是不想一个人孤零零地过日子!

凭什么?

她孙月好好的一个人,非得苦哈哈地守空房?

就为得到人家夸她几句贤惠?

她孙月还没那么自虐!

更何况是李伟首先不珍惜她!

她孙月凭什么为了一个不肯珍惜她的人,就非得赔上自己一生?

真那样简直是愚蠢!

谁想那么过谁自己过去!

想明白了的孙月不但要改嫁,还要过得比以前更好!

何况她孙月本就有个“志同道合”的侯勇军追她,她再苦着自己才真是矫情!

也许,就是因为有这一口气憋着,孙月干事业很拼。

别人不那么在意的事儿,她孙月非要追个究竟出来。

所以,也就顾不上跟这儿出难题似的“考较”柳成林了。

反正,一屋子的兄弟姐妹,柳成林无论能不能给出答案,也丢不了多大面子——别人更是没招!

柳成林自带“大哥”气场,打他坐在客厅里开始,屋子里原本沸沸扬扬的说笑吵闹声便慢慢地弱了下去,直至消失。

等孙月把事情原委前前后后的都讲明白,包括他们之前的各种换品种、换布置、换人等等办法都提了,奈何,不管怎么弄都收效甚微。

这个事儿,大家伙儿也都知道。

年底跑到柳家来玩儿的,不是亲朋就是旧友。

多多少少都为这事操过心想过办法,只是吧,反正咋样也没有影响到总销售额,也就不了了之。

今儿,既然孙月向柳成林提了出来,大家伙儿便也想听听柳成林的说法。

哪怕柳成林当了甩手掌柜,他仍是大家伙儿公认的吉祥百货真正的领头人、真正的当家人!

柳成林见大家伙儿都眼巴巴瞅着他,便明白这个事儿也是困扰他们好几年了。

只怕是他们年年想办法,年年调整,然后还是年年问题都在。

柳成林乐了,喊柳明明去书房,把他书桌最右边的抽屉里压着的一张报纸拿过来。

这事儿都这么久了,总算有人想到向他讨主意!

也行,反正他柳成林早有对策。

只不过吉祥没这个办法,也不影响运作,有这个办法,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所以柳成林就一直放着没管,兴许他们自己能想到什么别的解决办法呢!

这几年经济又发展了一些,也许现在拿出来正是时候。

不过,不得不说,侯勇军这小子眼光真是好。

孙月,还真是个值得男人争抢的女人!

这眼光,这脑子,这魄力,都比别人,甚至比他柳成林手下的大多数兄弟都强。

那些商场里的“冷门”地方,他柳成林也早发现了,他也想着什么时候时机恰当再点吉祥的人一下。

毕竟吉祥百货现在是由他媳妇陆晓辉在管,柳成林再插手的话,就有点驳陆小四儿的面子了,何况他俩还……

但今天既然孙月当众问了,他这个“老大”给个答案也不算越矩。

大家伙儿等了半天,就等来柳成林让儿子柳明明去拿报纸。

互相看了看,这才想起来,柳成林没有长篇大论的习惯,倒是动不动就“出题”考较他们,常常是弄得他们觉得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只怕,今天,他们也听不着,柳二哥给出什么主意,多半又是给他们打哑谜。

只要事儿不急,二哥柳成林就喜欢吊着他们胃口!

让他们自己动脑!

唉,哥,你明说不行吗?

我们承认我们不如你还不行?

智商上的差距,有很多时候,不是简单的聪明和笨的差距。

而是,谋全局与谋一域,也不对,是谋全局与图温饱之间,巨大的差距。

柳明明去书房找到报纸,就忍不住前后翻看了一遍,也没有看出什么来!

这还是张老报纸!

纸张发黄边角毛茬,看起来,起码有个好几年了!

柳明明一看正页上的日期,居然还是爸爸第二次进监狱之前的!

柳明明满脸疑惑地把报纸给他爸爸拿过来。

柳成林把报纸翻开,给探头看过来的孙月及众人指了指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便起身回书房了。

周围的人忍不住围过来,孙月展开报纸念着上面的标题: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有民乐厂该何去何从?”

文章写的是,江南国有民乐厂,以前都是按计划生产,工艺精益求精。

改革开放后,原有的老客户老戏剧团们纷纷解散,他们民乐厂生产的胡琴什么的,也慢慢地没人要了。

产品都堆积在仓库里。

民族乐器销售停滞,民乐厂工人的工资都开不出来,国有民乐厂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