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姐夫——国相(2 / 2)

“好!好!好!有姐夫相助,我就放心了!”赵煦拍拍游驹的肩膀,表示无比的信任。

第二日,大宋朝会。

在大宋的朝堂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金砖地面上,映出一片金黄。皇帝赵煦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坚定而威严,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朕决定,任游驹为宰相,望其能辅佐朕,共理大宋江山。”赵煦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令一出,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陛下,游驹出身平凡,资历尚浅,恐难以担当宰相之重任!”一位老臣率先出列,言辞恳切。

“陛下,宰相之位关乎国家社稷,游驹未曾有过显着政绩,实难服众啊!”又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

朝堂上顿时一片嘈杂,群臣们交头接耳,纷纷表达着对这一任命的质疑和担忧。

游驹此时站在朝堂中央,面色沉静,但心中却如波涛汹涌。他深知,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刻。

“诸位大人,且听我一言。”游驹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坚定。

“我游驹虽出身平凡,但自幼苦读诗书,心怀报国之志。这些年来,我在聚贤庄任庄主以来,深知百姓疾苦,也积累了不少治理之经验。”游驹目光炯炯,环视着周围的大臣们。

“我曾治理一方,兴修水利,使农田得以灌溉,粮食丰收;我也曾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还百姓一个清明的世道。”游驹声音激昂,仿佛将过往的功绩一一呈现在众人面前。

“再者,我对国家大政也有自己的见解。如今大宋内有民生之困,外有强敌环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资历,更是创新之思维,果敢之行动!”游驹的话语掷地有声。

一位大臣反驳道:“游驹,你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治国安邦并非易事,仅凭你在地方的些许作为,怎能保证你能在宰相之位上应对自如?”

游驹毫不退缩:“大人,正是因为我在地方亲身经历,才更能明白百姓所需,国家所急。资历并非衡量才能的唯一标准,若因循守旧,只看重资历,那大宋如何能有新的发展,新的气象?”

又有大臣说道:“你口口声声说有创新思维,那你且说说,若你为宰相,将如何解决当下的财政困境?”

游驹从容应对:“财政之困,需开源节流。一方面,我们可以鼓励商业发展,增加税收来源;另一方面,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加强对税收的监管,杜绝贪污腐败,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那对于边疆防御,你又有何良策?”另一位大臣追问。

游驹略作思考,答道:“边疆防御,当以强军为本。如今大宋军备,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位。增加军费投入,训练精锐之师,更新武器装备。同时,与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争端,为大宋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

大臣们听着游驹的回答,有的微微点头,有的仍紧皱眉头。

游驹继续说道:“诸位大人,我深知宰相之位责任重大,但我愿以一腔热血,满腹才华,为大宋鞠躬尽瘁。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大宋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此时,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终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了出来:“游驹所言,不无道理。或许我们应当给他一个机会,看看他能否兑现自己的诺言。”

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表示同意。

“是啊,不妨让游驹一试。”

“也许他能为大宋带来新的气象。”

赵煦见此情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既然诸位爱卿逐渐达成共识,那游驹,朕望你不负众望,尽心尽力辅佐朕,造福大宋百姓。”

游驹跪地谢恩:“陛下放心,臣定当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从那一天起,游驹正式踏上了宰相之路。他深知,前方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也坚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够为大宋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游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深入调研大宋的国情。他带着亲信,不辞辛劳地走访各地,了解民生疾苦,考察地方治理。

在一个贫困的乡村,游驹看到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心中十分悲痛。他当即决定减免当地的赋税,并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大人,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随行的官员担忧地问道。

游驹坚定地说:“百姓乃国之根本,若百姓受苦,国家又何谈繁荣?我们暂时的困难,定会通过后续的发展得以解决。”

在治理官场腐败方面,游驹更是毫不手软。他严查各级官员的账目,一旦发现贪污受贿,严惩不贷。

“游大人,您这样做,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啊。”有人劝他适可而止。

游驹却义正言辞地回答:“我若因怕得罪人而纵容腐败,那就是对大宋的不忠,对百姓的不义!”

在经济发展上,游驹积极推动商业改革。他降低了商业税收,鼓励商人扩大贸易。同时,他还支持手工业的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游宰相,这样做会不会冲击农业的地位?”有人提出质疑。

游驹解释道:“商业与农业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商业的繁荣能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从而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教育方面,游驹大力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他邀请各地的学者前来授课,为学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主,

“游宰相,教育投入如此之大,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啊。”

游驹回应道:“教育乃百年大计,虽短期内难以见效,但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宋的局面开始逐渐好转。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官场风气焕然一新,经济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然而,游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还有许多目标需要实现。

在一次朝会上,游驹向皇帝赵煦汇报工作。

“陛下,如今虽有一些成绩,但仍不能松懈。我们还需继续加强军事建设,以防外敌入侵;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公平正义;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各地的交流与发展。”游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赵煦点头表示赞同:“游爱卿所言甚是,朕与你一同努力,让大宋更加富强。”

在游驹的努力下,大宋逐渐走向繁荣昌盛。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一天,游驹在书房中处理政务至深夜。夫人前来劝他休息。

“夫君,您也要注意身体啊。”

游驹放下手中的笔,感慨地说:“夫人,我肩负着陛下和百姓的期望,不敢有半分偷懒啊。”

夫人理解地点点头:“妾身知道您的苦心,只是也要保重自己。”

游驹微微一笑:“放心吧,只要大宋越来越好,我再辛苦也值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宋在游驹的辅佐下,国力日益强盛,成为了周边各国敬仰的对象。而游驹也因其卓越的功绩,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群臣的尊重。

但游驹始终铭记着自己的初心,为大宋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继续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