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听说他在中央混得不咋地(2 / 2)

A哥人缘好,多年积攒下来,换来了一大帮朋友,基本都是在市县里机关单位听差的。这些人,也就是,A哥乡亲们眼中所谓的县领导。

“以前,每次回家,大家都客气邀请,有些是出于真心,有的恐怕也是情非得已。但不管怎样,去了一个,就得去另一个,在我们老家面子最重要,哪个不去都不合适?”A哥说,“所以,回趟家名义说是看父母,但真正与父母待在一起说话聊天的时间,其实寥寥无几、屈指可数。”A哥接着说,“这对大家都是负担!但世风世相如此,人情交际往来,也不是靠我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只能随波逐大流!”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接待收紧了,公务用车改革了,纪委监督执纪力度加大了,再加上新一届政府下决心推进简政放权,地方跑步进京要项目的明显少多了。“刹住了吃喝风,管住了人情账,放开了审批权,真的让大家都解脱了!”A哥如释重负地说。“原来好多饭局不好推,现在理由都很充足!都很正当!大家也都理解!”

刚开始,大家还都相互抹不开面子,依然会试探性地邀约。硬推几次,慢慢大家也就都习惯成自然了。“现在不是挺好吗。我每次回去,都是静悄悄的,坐车都是网约车,方便得很。根本都不跟他们打招呼,还可以跟父母吃顿饭,多坐会、多聊会!”A哥说。只是,哥们没想到的是,这两年低调回家,与朋友的聚会应酬少了,却被老家有人质疑非议,认为:“现在县领导都不咋待见他了,说明他混的不咋地啊!”

04.同学发牢骚:托他办的事不是很给力

一个二十几年没有联系的初中同学,突然很热情地给A哥打电话。唠了半天,才切入正题,目前他瞄上了老家有个工程项目,想承揽但又苦于关系不到位。辗转听说A哥在中央当差,且又与市县地方领导相熟,所以想请A哥帮忙牵线搭桥。

A哥唯有打哈哈,“与地方领导只是认识而已,并无深交,实在说不上话!非常抱歉。”这是违反纪律原则的事不说,即使他想帮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一些中央投资补助的项目,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前期审批不假,但一旦项目落地,包括后期招投标开工建设,就是地方政府的事权了,那么多人在盯着。“我一个小处长的招呼,怎么会有人买账?再者说,还有纪律原则管着呢。”A哥摇摇头,“我哪里敢有这样不切实际的自信和奢望?!”

A哥还有个高中同学的弟弟,想在另外一个县里谋个副科级的差事。拗不过老同学当年仗义相挺的情谊,看着基本条件也还算不错,A哥倒是当面给该县一个曾在京有过数面之缘的领导推荐了一下。

该领导还算客气,没有直接拒绝,但谈了一大堆理由,意思很明显,竟争的人太多,打招呼的人一大堆,有这领导有那领导,一个一个都比哥们面子大,他根本摆不平,不如等下次吧。谁知,过了不到一年,该名县领导就调到了市直机关任职,这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彻底黄了。

“我对自己几斤几两,有清醒认识。有些事,即使想办,也办不成啊!”A哥说,“说句实在话,这么多年,家里也有一些私事麻烦人,但真正关键时刻,给你出力帮忙的,而且你打了招呼心里面有些底气的,还不是那几个贴心的朋友!”。

去年股市大火收尾的时候,A哥的老婆有一个同学做生意,看别人炒股都发了财,也变卖商铺房产筹资投身股海,并且聘请专业人士当操盘手。为此专门跑到A哥家中,商量要所谓的内幕消息,允诺盈利分成云云,被A哥断然回绝。

“我自己那一点股票都赔钱,你说我敢告诉他,我所知道掌握的那些政策信息吗?不是害人吗。”A哥说,“到了我这,什么事,基本已是众所周知。黄花菜早都凉半天了,根本只有要出台的政策,哪里有什么内幕消息!”

05.亲戚群吐槽:自个家的事都帮不上忙 去年5月份的一天,A哥正在出差,突然接到了老家舅妈的电话。“你赶紧给省里领导打个电话?你表弟马上要毕业了,得赶紧把工作安排了。”A哥一听头皮都炸了,表弟一个地市电大毕业的大专生,居然要一个电话,就要安排到省里,这口气也太大了点。

他赶忙解释:“现在国家有政策,各单位进人都是逢进必考,招聘那都是讲程序,讲门槛的。不报考真不行!”舅妈一听,让了一步:“那不行,就委屈一下,安排到市里面吧。”

A哥哭笑不得,但还得接着耐心解释,市里面如何如何如何,反正也是不成。舅妈一听,有些急了气了:“这事就撂给你了,最低安排到县里,但必须得是好单位,你看着办吧!人家县里面一个小科长,都给自家堂弟安排到供电公司了。你在中央当官,你表弟这点事,都办不了?说出去不给你爹丢人吗!”

A哥一听,当场气就不打一处来,“还中央当官,打工还差不多。供电公司这样的好单位,又清闲钱又多,我自己都想去!那也得有人要我啊?!”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不欢而散,到现在还没有解开心结。 如今,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年轻人只要肯吃苦有钻劲,到哪还缺口饭吃,还愁没前途?老观念是该改一改了。“你看,现在,有多少年轻人,还愿意干一份四平八稳的工作?”A哥现在还忿忿不平,“你愿意干也可以,关键你也得有个基本的路数不是?哪能两手一摆,就必须安排,我又算个啥,国家单位是你自个家开的?”

A哥说,“类似这种事,多了去了!仿佛我只手通天一样,其实就是个刀笔小杂役。”还有他的一个表侄女,高考只有大专线的分数,表哥却非要让哥们给跑个重点本科院校去读。哥们一解释高考政策,表哥还很不高兴,挂了电话之后,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如果分数过线了,还找你帮忙干啥?真是的。”

A哥说,这还不算,去年中秋节,他的一个小姨父,去县里赶会的时候,与一个醉酒的路人争吵打架,致使手臂骨折,吃了亏。躺到医院里,非要让哥们给公安的朋友打电话,让当地公安局派出所,赶紧把那人抓起来!“公安部门一个电话,所长不就吓尿了,还敢不乖乖听吗?!”小姨父的语气、智商与见识,让哥们很无语,很生气,也很捉急。

本来不想管,后来老爹亲自打来电话,告诉A哥:多少还要说句话,不然没法给亲戚交代。后来,A哥还是托人给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交代了一下:不激化矛盾,公平公正处理。僵持多日,双方最终达成妥协,但据说A哥的小姨父很不高兴,因为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

A哥苦笑:凡事,但求尽心而已!背的包袱太多,毕竟还是自己难受!我在中央的确混的不咋地,让乡亲们失望了。我只能说抱歉!

但一个原本普通清苦的职业,为什么却被方方方面寄寓这么大期望呢?

唉,这就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