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我是33岁“二孩”妈,考公四年终上岸(1 / 2)

刚刚上报了转正需要的各项材料,我长出一口气:努力四年,功不唐捐。

我今年已经35周岁,再也没有任何通过考试获得编制的机会。

踩着年龄限制的尾巴上了岸,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

回忆13年来的工作经历,有苦有乐,有后悔有庆幸,总而言之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一)

我的近亲属全在国企工作,没有任何体制内的经历和经验,无法给我的就业提供任何指导。

2011年大学毕业后,我跟随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来到北方某四线城市,他在校期间就与某500强企业签了合同,毕业后顺利入职。而我也在同年考入当地电视台,成为一名电视节目编导。

电视台的工作听上去光鲜亮丽,但只有身处其中,才有真切的体会:这里和我想象的工作环境差距太大了。

工作电脑是私人的,成长空间是没有的。

由于认知所限,我以为这是正常的,慢慢熬总有希望。

我也面试过所谓的私企,都太不正规,基本租个民房就算办公场地了。

没有更好的选择,也是我“苟”在电视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4年底,由于广告法的出台,电视台的营收断崖式下跌,叠加集团领导前几年大手笔投资全打了水漂的实情,电视台逐渐从打八折发工资,到两个月发一次工资,到最终发不出工资的境地。

当时我在北京一家公司有公众号运营的兼职,每个月有3700元左右的工资,另加3000元的产品,所以即便电视台不发工资,也并未觉察到太大压力。

(二)

15年,我升级成了妈妈。

看着可怜的生育津贴,我产生了考公的念头。那时候对公职没有任何认识,只是单纯觉得:那么多人考,待遇应该还不错吧。

产假即将结束,我与远道而来的姥姥聊了考公的想法,不想被老人坚决反对:“考上了,把你分到哪个村子里去,你回都回不来,不准考!”

从小就是乖乖女的我,就此轻易断了考公的心思,收拾行装,继续去电视台过按部就班的生活。

2016年,电视行业下行越来越明显,做不出好节目,网络节目抢占着市场,只有几个卫视欣欣向荣,地市级的电视台就别说了,都是举债度日。

我所在的部门领导,动用了不少关系,和本地一家大旅行社合作一档旅游节目。

因为还算有点文采,我成为这个初创节目的编导,负责写主持词和画外音,以及节目剪辑。

2011年到2016年,5年过去了,我才开始学习有创造性的剪辑,也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我为某景点制作的宣传片,被该景点开出20万的价格。

当然,这笔创收和我个人没有任何关系,在电视台不公平的条件下,我们属于使用平台,还需要向台里缴纳一笔不菲的使用费,剩下的才能作为工资发放。

虽然工作的过程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但是家里经济压力太大,工作氛围和环境也每况愈下。

权衡利弊后,我于2017年8月离开了电视台,去基层法院做外聘人员。

(三)

我在法院的一个业务科室做内勤,主要负责综合及材料撰写。

正是在法院的这段经历,让我了解到体制内是什么样的。从办公环境到同事状态都是我不曾见过、接触过的。

有干净的饮用水,整洁的卫生间,营养全面的食堂;同事们热爱生活,专注业务,恭谦有礼,这实在是我理想中的工作氛围。

大多数和我一样身份的外聘也都有考公考编计划,几乎每年都能考走2~3人。

就在我入职一周后,北京的公司也因转型而停止了与我的合作。此举掐断了我“拿两份收入”的念头,也断了我的退路。

很快,我也加入了考编大军,毕竟一个月1680的工资,实在太少了。

我参加过2017年4月的省考,裸考,依稀记得两科加起来100分出头。

2018年2月,我专门报了申论班,在单位请了假,闭关10天刷了历年考卷。

4月的考试,我因为行测短腿,折戟沉沙。经历过失败后,我确信只要是选拔性考试,就不能偏科瘸腿。

(四)

正在我卷土重来之际,发现怀了老二。

看到两条杠的试纸,我是有点慌的,毕竟一个孩子都养起来费劲,还拿什么养老二。

但是晚上回家的老公得知后很欣喜,很希望留下来。他说:只要坚持考,将来肯定能上岸。但是如果不要这个孩子,以后你考上了,稳定了,再想要TA就不可能了。

本来拥有两个孩子就是我少女时期的梦想,既然TA来了,而且老公也这么坚持,我索性一边安心养胎,一边以此为动力继续学习。

直到2018年底生产前的晚上,我还在忍着阵痛听课。

趁着生完孩子的6个月产假,我和小伙伴每天约图书馆学习,但是对孩子的牵挂和身体的疲态,我的状态十分不好。

在学习的间歇,我还要带着吸奶器去人少的楼层找卫生间吸奶。放寒假后图书馆学生多了,我不得不去车里忍着零下十几二十度的气温继续操作。

(五)

2019年4月,和我一起备考的小伙伴考出申论82的高分成功上岸。

不出意外,我又失败了。没有如愿进面,和第一名还有不少差距。

还好两个孩子安慰、治愈了我,让我知道,自己没有认输放弃的资格。

2019年11月,再战国考。

由于国考要去省会城市,老公开车接送我。他怕我冻着,明明知道考点附近堵得寸步难行,还是硬着头皮开进来接我。

而结果就是,等我们摸黑到家后,老公出现了轻微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第二天去医院吸了氧才转好。

出分后,我好几天没缓过神。

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有的人复习十几天就能上岸,而我认认真真学了这么久,为什么每次都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