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南洋的问题(2 / 2)

李明轩说出了这两年发现的问题。

听到这里,刘铭华也收起调笑的心态,严肃起来。

“所以呢?明轩你有什么想法?”

“对于这个问题,最近我在研究西方各国的制度,我发现美国的方式很值的我们借鉴。”

“你看美国的联邦宪法规定了,州政府的权利范围,对其政治机构有自主的组织权,无需送呈联邦政府批准;对其政务措施有自主的处置权,不必经过联邦政府的授权。意思就是只要是不违背宪法,州政府对内有着完全的自主权,甚至决定选举资格,设置选举机构,办理选举事务这些权利。”

“你的意思是参考美国,改变南洋的行政架构?”

刘铭华有些明白了,问道。

“是的,我们中央政府只要掌握全国的大方向,对各州政府有足够的监督权即可,对于地方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这样既可以削减政府的公务人员,同时降低贪腐等问题。当然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再优化,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

李明轩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说完。

“嗯,确实可行,我理解没错,你的意思是构建一个小政府,大社会是吧。”

刘铭华问到

“对,是的,我们都知道国家的本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暴力机构。目前看来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苏联的红色主义,这些都是没变的。”

“既然改变不了国家的属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他的只能变小呢,将权利这个怪兽锁起来。我们建国到现在也就3年吧,仅仅是现在,各个地方出现很多问题,懒政、惰政、强权威权,官官相护瞎指挥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我发现,中央政府很难将他们全部清除,只能做到有一个处理一个,但是他的根还在。”

刘铭华认真听了李明轩的想法,沉思了下说:

“目前我是同意你的,不过政府架构是件大事,需要好好筹划,定下来后,我们尽快实施,趁着还没产生利益集团越早改革越好。忙完非洲这边,就立刻解决你这事。”

刘铭华想了想说道。

聊完这些后,两人也就分开了。

分开后,刘铭华脑海中不断回想李明轩说的话。

直到回到家,还在琢磨。

吃饭的时候,伊丽莎白看着刘铭华魂不守舍的样子,关心的问:

“铭华,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啊,奥,没事没事。”

刘铭华回过神后,看着关心看向他的伊丽莎白和儿子刘言,赶紧说道。

看到儿子,突然想到可以看看他有没有好想法啊。

想到这里,刘铭华就将,李明轩和他说的改革政府架构的事说一遍。

“嗯,铭华,我觉得李相这个想法很好,虽然现在南洋这种大政府状态,可以很好的举国之力做成一件事,尤其是在一些大工程上,有着独有的优势。

但是有好有弊,父亲曾经和我们说过一句话,有多大的权利就肯定会产生一样大的腐败。我觉得这句话很对,虽然南洋现在还没有出现大的腐败,可是未来肯定会出现的,一个职位你可以保证一段时间的清正廉明,保证不了永远不贪腐。”

伊丽莎白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看她不假思索的直指要害,显然这些她很早就有想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