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文化对抗(2 / 2)

“这倒是不错的主意,俗话说,堵不如疏,既然堵不住,那么我们干脆全部放开,让所有的观点自由碰撞,说不定还能再现2000多年前的百家争鸣的盛况呢。”

刘铭华听到丹尼尔的这个提议很赞同道。

“我也赞同,我再补充一点,其实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就是文化斗争,我们可以将这次的对抗归结为为文化战,我们需要在加大对国内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李明轩赞同的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正如李相所说,我们将其视为文化战,那么就需要国家不断对外输出南洋元素,不必归结为文学作品,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电影,甚至一件衣服,一个符号,都可以视为南洋影响力提高的表现。”

“携带南洋元素的产品不只是向西方国家出口,也可以向中亚、南美甚至苏联地区普及,我想这些对我们南洋来说可能比那些土地更为重要。”

林荣欣作为参谋长从长远利益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之后所有参会人员一个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经过秘书处,整理了所有人的发言,李明轩对相关的重复的提议一一删减整理。

最后提炼出四条提案:

第一,向南洋及非洲控制区,大力开展现代哲学思想和经济学常识的普及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定期的讲座、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解读,将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华人群体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不会让他们被那么轻易的误导。

第二,加强相关地区的文化艺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新,规范全民的版权意识,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优秀文化项目的开发和推广,以此孵化出更多具有南洋特色的优秀作品。

第三,以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形式向外输出南洋的文化元素,是提高南洋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将南洋的独特文化魅力展现给世界。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文化展览等方式,加强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和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南洋文化。

第四,通过向世界各地开设工厂、店铺或者售卖含有南洋元素的商品的形式,我们可以向各国输出南洋文化,特别是饮食和服装方面。

这不仅可以提升南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另外文化和商品绑定,更有利于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

经过举手表决,所有人通过了这四条提案,之后,就需要李明轩安排相关部门将这四条提案付诸行动。

在南洋这边如火如荼地商讨着文化推广方案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高层也并未闲着。

他们也通过这次事件敏锐的察觉了文化层次的重要性,几乎与南洋同步地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输出美国文化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