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马尼拉(2 / 2)

在日本民众的心中,他们始终认为除了西方国家,自己绝不能被任何亚洲国家超越。

这种心理,既源于历史的积怨,也反映了战后日本在国际地位上的尴尬与不安。

原本,日本东京政府寄望于这次奥运会的申办,能够重拾国民的信心,向世界展示日本的崛起与复兴。

然而,半路杀出的南洋,如同一颗突如其来的陨石,打破了他们的计划,让他们前功尽弃。

这次的打击对日本无疑是巨大的。

因为这次他们输给的不是星海、新加坡这样的国际一线城市,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洋小岛——马尼拉。

这个结果让所有日本国民难以接受,他们不禁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会输给一个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地方?

这时一些专家根据事件的前后,大胆地猜测出了其中的原因:不是东京输给了马尼拉,而是日本的国际影响力输给了南洋。

这个结论让日本上下一片沉寂,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认识到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稳固。

知道原因后,日本上下立马消停了。他们即使再自大,也不会再认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能够超越南洋。

这种认知的变化,不仅影响了他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也影响了他们对自身发展的定位。

到现在为止,日本已经两次申奥失败了。上一次败给了罗马,这次又输给了马尼拉。

俗话说:“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这句话正符合现在的日本情况。

自从知道东京再次没能申请成功奥运会后,几乎所有人都不再对日本能申办下一届奥运会抱有期望了。

这种失落和挫败感,不仅影响了日本民众的情绪,也影响了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日本人的心理活动,南洋政府可没心思管。

自从马尼拉申奥成功后,李明轩就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向马尼拉援助了2亿星币的资金,以帮助马尼拉完成相关运动设施的建设。

马宗涛在收到李明轩的2亿星币很高兴。

本来他已经向皇家银行申请了3亿星币的贷款,可以勉强建设好所有场馆了。

此时有了中央政府的2亿星币,马尼拉的体育馆完全可以放手造了。

经过多方筹划后,马宗涛最终定出方案,将这次的奥运体育馆建成马尼拉的标志性建筑。

对于这次奥运会,马宗涛是很有信心的,因为申奥成功后的1个多月,马尼拉的旅游收入就顶上过去6个月的总和了,达到3000万星币。

开胃菜都这么香甜,6年后的大餐,肯定要吃的饱饱的。

其实马尼拉的这次奥运会,不管是南洋政府还是汉州本身,都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介绍介绍自己,让全世界都认识马尼拉,了解南洋。

现在南洋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因为南洋的市场就这么大,非洲虽然很有潜力,可是那也只是潜力,至少短时间内挖掘不出多少。

所以未来南洋再想有大的发展,就不能闭门造车,南洋必须尽快的融进国际市场中。

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