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诗《周易哲学视角下的涪关与雒城之战》
(一)《周易哲学视角下的涪关与雒城之战》
涪关雒城战云稠,周易哲思蕴此谋。
阳动阴随局势变,刚柔并济计谋筹。
杨高授首阴阳转,黄魏争功智勇求。
世事如棋常莫测,乾坤运化看风流。
(二)诠释:
“涪关雒城战云稠,周易哲思蕴此谋”:描绘了涪关和雒城之战的紧张局势,同时指出这场战争蕴含着周易哲学的谋略。
“阳动阴随局势变,刚柔并济计谋筹”:体现了周易中阴阳相互作用、局势不断变化的理念,以及战争中刚柔并济的计策运用。
“杨高授首阴阳转,黄魏争功智勇求”:讲述了杨高被擒杀、黄魏争功等具体情节,展现了阴阳的转化和双方在智谋与勇气上的较量。
“世事如棋常莫测,乾坤运化看风流”:表达了世间之事如同棋局般变幻莫测,而在这场战争中,能看到乾坤运化的奇妙和英雄豪杰的风采。
整首诗以周易哲学为视角,深入剖析了涪关与雒城之战的内涵和意义,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与精彩之处。
(三)《三国演义》第 62回的回目,梗概,主题,情节,主要人物,经典诗句和典故
回目:《三国演义》第 62 回的回目为“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
梗概:
刘备应刘璋之请驻军葭萌关抵御张鲁,后向刘璋借军马钱粮,刘璋在大臣们的极力劝阻下只给了刘备一些老弱兵,刘备大怒。张松通刘备之事败露,被刘璋斩全家。
刘备与庞统商议后决定依中计行事,假装回荆州,引杨怀、高沛来送。杨、高二人本想刺杀刘备,却被庞统识破,被刘备斩首,刘备得了涪关。
刘璋派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点五万大军星夜往守雒县。黄忠、魏延争着去破冷苞、邓贤之寨。魏延违反军令提前出兵,中了埋伏被围,黄忠赶来相救。之后魏延设埋伏活捉了冷苞。刘备不杀降卒,降者可来去自由,欢声动地。但冷苞被放后,欲助刘璋子决涪水淹刘备兵,以保雒城。
主题:
展现智谋策略的重要性:此回中庞统的计策以及识破杨怀、高沛的行刺意图,还有刘备对局势的判断和决策等,都体现了智谋在战争和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作用。无论是谋取关隘还是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智谋的运用都决定了局势的走向。
揭示人性的复杂:刘备一方面以仁义示人,但在谋取西川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果断和权谋。刘璋则过于轻信他人,优柔寡断,虽有忠臣劝谏,但仍未能避免危机。而像杨怀、高沛等将领,各怀心思,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行刺。这些人物的行为和性格,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在利益面前的复杂表现。
反映权力争夺的残酷:无论是刘备与刘璋之间对西川的争夺,还是将领们为了各自的阵营和利益相互争斗,都体现了权力争夺的残酷性。在这个过程中,忠诚、背叛、算计等各种因素交织,生死胜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情节:
涪关计擒杨高:刘备依庞统之计,以回荆州为名引杨怀、高沛前来相送。杨、高二人暗藏利刃欲行刺刘备,被庞统提前察觉。最终杨怀、高沛被刘备擒杀,刘备顺利夺取涪关。
雒城黄魏争功:刘璋派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守雒城,黄忠和魏延都想立下头功。魏延违反约定提前出兵,中伏后被黄忠所救,随后魏延又设伏活捉了冷苞。
紫虚上人预言:刘璝、张任等人行军途中路过锦屏山,向紫虚上人问前程。紫虚上人写下“左龙右凤,飞入西川。雏凤坠地,卧龙升天。一得一失,天数当然。见机而作,勿丧九泉”的话语,暗示了西川局势的发展。
主要人物:
刘备:此回中展现出他既有仁义的一面,又有谋取西川的野心和果断。他听从庞统的计策,成功夺取涪关,在对待降卒的问题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宽容,以收拢人心。
庞统:足智多谋,识破了杨怀、高沛的行刺计划,为刘备夺取涪关立下大功。他给刘备提出的上、中、下三计,体现了他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和战略眼光。
黄忠:作为老将,勇猛善战,在魏延中伏时出手相救,展现出其重情重义的一面。并且在与魏延争功的过程中,也积极表现,想要为刘备立功。
魏延:性格急躁,急于立功,违反军令提前出兵,导致中伏。但他也有一定的智谋,后来设伏活捉冷苞将功补过。
刘璋:性格懦弱,优柔寡断,虽有忠臣劝谏,但仍未能识破刘备的意图,最终导致涪关失守,雒城被围。
经典诗句和典故:
经典诗句:“一览无遗世所稀,谁知书信泄天机。未观玄德兴王业,先向成都血染衣。”此诗是后人感叹张松之事。张松欲献西川给刘备,因书信被其兄张肃发现而致全家被斩,诗句表达了对张松行事不慎导致悲惨结局的感慨,也暗示了西川局势即将因刘备的行动而发生重大变化。
小主,
典故:此回中紫虚上人预言的情节可视为一个典故。紫虚上人写下的八句言语,充满了神秘色彩,对西川局势的发展似乎有着某种预示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氛围和传奇色彩。
二、《周易哲学视角下的涪关与雒城之战》
在《三国演义》第 62 回“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中,一场充满智谋与勇气的战役在历史的舞台上展开。这不仅是一段扣人心弦的战争故事,更是可以从周易哲学的深度进行解析的精彩篇章。
周易哲学强调阴阳相互作用、变化与平衡,这些理念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取涪关杨高授首”这一部分。刘备应刘璋之请驻军葭萌关抵御张鲁,看似是双方的合作,但实际上却是一场权力的博弈。这就如同周易中的阴阳两极,表面上看似和谐共处,实则暗潮涌动。
张松通刘备之事败露,被刘璋斩全家,这是局势的一个重大转折。在周易中,这种突变可以被视为阴阳失衡的表现。张松的计划被打破,刘璋的决策导致了局势的进一步紧张,双方的关系从原本的微妙平衡走向了破裂。
而刘备与庞统商议后决定依中计行事,假装回荆州,引杨怀、高沛来送,这一计策充满了智慧与谋略。在周易中,这可以看作是顺应时势,利用阴阳变化之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庞统巧妙地利用了杨怀、高沛的心理,使其落入陷阱,就如同阴阳相互转化,将敌人的优势转化为自己的胜势。
杨怀、高沛的被擒杀,象征着阴阳消长的结果。他们的失败,是因为没有顺应局势的变化,没有看清刘备一方的谋略,最终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