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话 甚嚣尘下原睦邑(五)(1 / 2)

雪上情缘 旧时笔墨 2537 字 3个月前

荆棘真人与天魔大护法之战还须从头说起——

对于眼前沧桑老人,尘飏既曾听闻,也曾见识,不敢不敬,遥搭一躬:“真人老先生,若是可以,尘某倒想听你讲讲九牧上古事。”

真人道:“上古事乃伤心事,宜讲于朴素万民,使其知苦难,惜清明,生向善意。大护法征伐九牧,屠戮四方,难称朴素,恐不宜听。”

“大千世界,万生万物,谁人不争,哪个不夺?相争相夺乃是朴素之理,尘某求此理,怎不算朴素之人?听之何妨?”

“你们来后,多少人血染黄沙,尸抛荒野,三年之间,驻暮成飞沙,绛河变赤河,你之朴素之理已被血污成浊,怎算得朴素之人?”

“尘某必要一听呢?”

“大护法若有向善意,听之亦可。”

“自古以来,善恶本未易明,在尘某看来,魔域教人争名利,夺富贵,亦可称‘善’。”

“天魔域藐天理,漠生灵,所谓之‘善’是独寡之善,与其称‘善’,不如称‘欲’。常言道欲壑难填,若大护法执迷不悟,他日免不了悲剧收场。”

尘飏听了,不苟言笑的他森然一笑:“纵使我欲壑难填,谁能奈我何?”

“终有一日,你会知道。”

尘飏点了点头,凛然杀气生:“那就冒犯了!”术法运转,“尘埃偃息”、“尘埃蔽明”、“尘埃塞聪”三术同展,虽都是第一术,可天魔大护法使出,威力不是等闲。

真人知尘遇风则呼吸难,故能偃息,尘见雨则迷雾漫,故能蔽明,尘闻雷则耳中震,故能塞聪,也未怠慢,稍动契约道“玄武同息”化解“尘埃偃息”,该功法是与玄武圣兽达成契约,继而使用它们的功法“生生不息”,“生生不息”可与一定范围内的生命共同呼吸,因此能不惧偃息;用咒语道“法眼如炬”化解“尘埃蔽明”,该功法能够使双眼视物犹洞若观火,继而纵使处于迷雾亦能看清;又用召唤道“天外仙籁”化解“尘埃塞聪”,该功法能够生仙籁之音使双耳清明。

尘飏暗自心惊:“比之从前,他的九牧九道更加信手拈来。”再出三术“狂风乍起”、“骤雨袭江”、“大地列缺”,就令真人上方是骤雨,前方是狂风、下方是裂痕。此阵仗若教九牧他人来挡,万万不能。

可真人历上古,通九道,应之不在话下,口微动,召唤道“春风十里”起,狂风变煦风;左掌横划,土之力“土扶成墙”成,骤雨不能进;右手下指,木之力“林海浩瀚”生,树根缝大地。接下三术,真人再展火之力神通,但见周身五色玄光稍现片刻,“不灭赤焰”飞扑尘飏。

尘飏见赤焰翩翩扑来,似缓实疾,心有所思:“听闻他五行之力皆至化境,正好一一见识。”先使“望风而靡”想教赤焰反攻真人,可此风吹去,赤焰却不为所动;再使“密雨斜侵”,赤焰却丝毫不损地穿过雨幕;又使“电闪雷鸣”,可赤焰中的火之力恁是凝聚非常,并不能惊散,反使自己大惊:“这莫非就是盛火之力?”静心感受思量一番,这才明了其中之理,有了应对之策,使出“骇然听闻”,却不是为了将赤焰引去虚无,而是以雷声将赤焰包裹起来,再使“电闪雷鸣”于包围圈中,终于化解。原来此火号称不灭绝非虚言,是真人以盛火之力催生,盛火之力乃法则之力,能借天地之火为己用,因此绵绵不绝,令零星之火反戈、难入、惊散容易,可要教天地之火皆如此,如何能够?按照此理,“骇然听闻”也不能将赤焰引去虚无,可这次的“骇然听闻”是尘飏稍加变化而出,布在“不灭赤焰”周围的雷声,硬生生隔绝了此火与天地之火的联系,因此令后来的“电闪雷鸣”成功将此火散逸。

真人见尘飏轮番尝试,毫不计术力消耗,猜出尘飏的心思是窥探盛火之力好备战日后,于是不敢再暴露九道的高深神通,这是接下来真人不轻易施展大神通的原因,也是真人此战最终败北的原因。

尘飏窥得高深之法,受用不少,更期望与真人如此过招,再使“秋风落叶”、“迷雾重重”、“山陵崩摧”三术攻之。真人以土之力“飞沙走石”、契约道“月明松下”、金之力“一刀两断”一一破解。而后却不用高深神通去攻,而是再不拘泥一道、用出多种普通功法、发挥精通九道的优势,要以无穷变化既令尘飏防不胜防、难以轻松,又让他的如意算盘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