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古有后羿射日,今有俞辰射月》(1 / 2)

与此同时的诺亚学院……………

全校师生现正同聚于“诺亚大礼堂”。

“诺亚大礼堂”建筑风格壮观且巍峨,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穹顶形顶棚与墙身交接之处用弧形曲面连成一体,没有边缘,从而冲淡一般长、宽、高视觉,同时产生生硬、庞大的印象,四面开门开旷。

外表为浅黄色花岗岩,上穹有金红相间的琉璃瓦屋檐,天花板吊挂起无数盏电灯,它们层层围绕着中心的一盏巨型琉璃夜光杯,犹如满天繁星拱月。

下地有近十米高的花岗岩基座,周围环列有100根高大的圆形廊柱,层次分明,层层环绕。

地基平面的规模风格和天穹顶电灯遥相相呼应,座位呈环圆状,层层叠叠,越往中心位置圆圈范围愈加缩小,最终全部汇集于平台一点,好似众星捧月。

“诺亚大礼堂”座椅共计1000条,全校数百名师生入席坐满,但也仅坐满了冰山一角,俞辰置身于其中,恍然间有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苍茫感。

余光站在平台中央,深沉有力的声音在偌大的“诺亚大礼堂”回响。

“同学们,今天晚上特别将大家召集一堂,是为了举办一场中秋晚会,来拉近我们的感情。”

“中秋晚会?”

“什么叫中秋啊,你知道吗?”

“不知道。”

“………………”

余光此话一出,台下众多师生一脸茫然,面面相觑的地询问身旁朋友。

余光轻咳一嗓子,继续说道:“相信你们很多人对这个~中秋感到陌生,下面我先来给你们解释一下………”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另一个世界的民间传统节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应人之团圆,为海外游子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或祈盼丰收、幸福。

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也就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另一个世界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他们有在中秋节当晚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彼时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迎面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平民百姓张灯结彩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烟花爆竹染满城灯火犹如琉璃世界。

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

一番解释下,众人方悟,原来是另一个世界的习俗。

如果换成之前众人肯定会感到惊讶,但是经过诺亚学院中“空间次元论”学习后,加上余光丝毫不避讳说自己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时常以身试法,众人也是见怪不怪。

“校长,可是现在都已经暮冬时节了,中秋……已过了呀。”吴浩文忽然发声道。

“对呀……”众人低声应和。

余光笑了笑,不急不慢的解释道。

“确实,如果按照我们这个世界的季节来推算,中秋已过,当时在那个世界,今天却是刚好中秋,凑巧的是,今天的月亮刚好是十五最圆的时候,所以我突发奇想想举办这一场中秋晚会。”

“哦~~”众人乃悟。

这时,余光的诺贝忽然轻轻滴了一声,余光抬手一看,随后面向大家说道:

“好了,现在是晚上八点,鸿副校长已经帮我们安排好了晚会事宜,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出发吧。”

只见,余光响指一打,伴随着一声清响后,“诺亚大礼堂”所有师生瞬间消失不见。

俞辰也只觉眼前一白,再一次睁开眼时,惊讶发现所有人已经移步换位到了诺亚广场!

此刻的“诺亚广场”,处处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就连平常严禁同学触碰的那棵“定情枫树”,这时也挂满了红彤彤的大灯笼。

和“诺亚大礼堂”一般,“诺亚广场”也摆满了呈环圆状的座位,一圈绕着一圈,象征着美好和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