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2 / 2)

4. 鲁提辖进五台山——改了行也不安分:鲁提辖原本是个军官,后来出家做了和尚到了五台山,但他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火爆脾气和豪放性格,在寺院里无法安心修行,经常惹是生非。这个俗语表示一个人即使改变了身份或环境,但性格和行为习惯却难以改变,仍然会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

5. 赵员外送鲁智深上五台山——引狼入室(此说法不太恰当,但可从一种调侃角度理解):从五台山僧众的角度来看,鲁智深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很多麻烦和困扰,就好像赵员外把一个“麻烦制造者”送到了他们身边。当然,这种说法是对鲁智深的一种不太恰当的解读,但从一种幽默或调侃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

五、《水浒传》第四回名为“赵员外重参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故事梗概如下:

1. 鲁智深避祸五台山: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出逃代州雁门县,在此地遇到了之前他所救的金氏父女。此时金翠莲已成为当地富户赵员外的外室,金老便将鲁智深带到赵员外庄上。鲁智深在赵员外庄中住了七八日,得知官府缉捕甚紧,打算离去。赵员外为了让他躲避灾祸,送他去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法名智深。

小主,

2. 鲁智深不守清规戒律:鲁智深虽做了和尚,但难以适应寺庙生活。他不坐禅,还经常喝酒打人。过了一段时间,他下山打造了像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

3. 大闹五台山:鲁智深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之后在半山亭拽拳使脚,打坍了亭子,打坏了金刚。他甚至还想放火烧寺院,回寺后呕吐,又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乱作一团。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他,鲁智深趁酒醉大闹一场,最后被长老喝住。

4. 后续安排:因为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搞得寺院鸡犬不宁,赵员外只好把文殊院重修,并把鲁智深安排到山西五台山继续出家。后来,智真长老只好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让他去投奔自己的师弟智清长老。

六、《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重参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主要人物有:

1. 鲁智深:原是渭州提辖鲁《水浒传》第四回中的梗概主要人物及经典诗句:达,因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出逃至代州雁门县,后在赵员外的安排下到五台山出家为僧,法号智深。他性格直率、鲁莽,难以忍受寺庙的清规戒律,在五台山喝酒吃肉、打架闹事,展现出其豪放不羁、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2. 赵员外:金翠莲的恩人兼外室的丈夫。他为人仗义,知恩图报,在得知鲁智深无处可去后,将他送到五台山出家,为其提供了避难之所。同时,他与五台山文殊院的智真长老关系较好,在鲁智深出家一事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智真长老:五台山文殊院的方丈。他是一位有修行、有智慧的高僧,能看出鲁智深的本性和未来的造化。尽管鲁智深在寺中行为不端,多次违反清规戒律,但智真长老念在赵员外的面子上以及他对鲁智深的特殊看法,一直对鲁智深加以庇护和容忍。

七、《水浒传》第四回中的经典诗句如下:

1.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这是挑酒桶的挑夫所唱的曲,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一种苍凉的意境,为后文鲁智深的故事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

2. “头重脚轻,眼红面赤;前合后仰,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蛇。指定天宫,叫骂天蓬元帅;踏开地府,要拿催命判官。裸形赤体醉魔君,放火杀人花和尚。”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鲁智深醉酒后的状态,将他的醉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也体现出他豪放不羁、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3. “心头火起,口角雷鸣。奋八九尺猛兽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按不住杀人怪胆,圆睁起卷海双睛。直截横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豺狼。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此句对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时的气势和威猛进行了精彩的描写,展现出他的勇猛和强大的气场,仿佛具有不可阻挡的力量。

4. “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是对酒的一种思考和感慨,指出酒既能成就人,也能让人因酒误事,而所谓的醉酒往往是人心自醉,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5. “有分教,这人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直教名驰塞北三千里,果证江南第一州。”此句是这一回结尾的评语,对鲁智深的未来进行了一种预言式的描述,也为他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展现出他的豪迈气概和英雄本色。

八、《水浒传》第四回中的梗概主要人物及经典诗句:

(一)《水浒传》第四回梗概:

鲁智深因三拳打死镇关西出逃代州雁门县,在此遇到金老女婿赵员外。赵员外将他接到庄中热情款待。住了七八日后,鲁智深得知官府缉捕甚紧,打算离去。赵员外为让他躲避灾祸,送他去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法名智深。

鲁智深做了和尚后却不适应寺庙生活。他不坐禅,还喝酒打人。他打造了像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亭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甚至还想放火烧寺院。回寺后呕吐,又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他,鲁智深趁酒醉大闹一场,最后被长老喝住。因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搞得寺院鸡犬不宁,赵员外只好把文殊院重修。后来智真长老只好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他师弟智清长老处。

(二)主要人物:

鲁智深:爱憎分明、扶危济困、武艺高强,但性格鲁莽、不受拘束。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到五台山出家避难。在五台山,他难以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喝酒吃肉、大闹寺院,展现出其率性而为的一面。

赵员外:金老的女婿,他心地善良,热情好客。鲁智深在雁门县被他收留,后来为帮助鲁智深躲避官府追捕,送他到五台山出家。他对鲁智深有恩,并且在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后,还重修了文殊院。

小主,

智真长老:五台山文殊院的长老,他是一位有智慧、有德行的高僧。他看出鲁智深虽然鲁莽,但有佛性,所以收留了鲁智深,并多次宽容他的过错。后来因鲁智深实在难以在五台山安身,便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三)经典诗句: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这是挑酒桶的挑夫所唱的曲,此曲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也为后文鲁智深的大闹五台山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此句对酒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一种辩证的阐述,同时也暗示了鲁智深因酒而大闹五台山的情节。

“心头火起,口角雷鸣。奋八九尺猛兽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按不住杀人怪胆,圆睁起卷海双睛。直截横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豺狼。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时的威猛气势和愤怒的状态。

“有分教,这人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直教名驰塞北三千里,果证江南第一州。”这是第四回结尾的评语,高度概括了鲁智深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也暗示了他未来的命运和影响力。

九、用不同词牌名来解析“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沁园春·文殊院与鲁智深》

赵府员外,善心重修,文殊禅院。看殿宇巍峨,佛光璀璨。智深狂放,大闹五山。刚猛不羁,豪气干云,打破清规显真颜。乾坤转,悟世间万象,道义在肩。

周易哲理深涵,阴阳变、道义心中传。叹人生起伏,命运多舛。善恶有报,因果循环。世事无常,心向光明,智慧指引破迷团。展宏图,看英雄本色,笑傲人间。

《水调歌头·文殊院风云》

赵员外义举,文殊院重修。鲁智深性起,大闹五台悠。周易乾坤之道,世事变幻无常,玄机心中留。刚柔并济处,道义展风流。

阴阳变,风云起,思悠悠。江湖恩怨,爱恨情仇在心头。且看英雄豪迈,不畏艰难险阻,壮志未曾休。智慧光芒绽,前路任遨游。

《卜算子·智深与文殊院》

赵府善重修,禅院展新貌。鲁智深狂性难收,大闹五台山峭。

周易蕴哲思,道义心中绕。世事纷繁皆有因,悟透乾坤妙。

诠释:

《沁园春·文殊院与鲁智深》诠释:这首词描述了赵员外重修文殊院的善举,以及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豪放行径。词中体现了周易哲学中阴阳变化、道义传承的理念。鲁智深的刚猛与不羁,如同打破常规的力量,而他在这过程中所展现的真颜,也让人感悟到世间万象和道义的重要性。同时,词中也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善恶因果的感慨,以及在智慧指引下突破迷团、追求光明的决心。

《水调歌头·文殊院风云》诠释:词的上阕讲述了赵员外重修文殊院和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情节,强调了周易哲学中乾坤之道和世事无常的道理。下阕则深入探讨了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以及英雄豪迈面对困难的态度。表达了对智慧光芒和未来遨游的向往。

《卜算子·智深与文殊院》诠释:词中通过“赵府善重修”和“鲁智深狂性难收”的对比,展现了文殊院的变化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同时,强调了周易哲学中蕴含的哲理和道义在心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要悟透乾坤的玄妙,才能更好地应对世事的纷繁复杂。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