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1)

“这疫病怎么解?”

“我不知道。”

萧玥抬头看他:“你不是会解吗?”

宁镜没有丝毫心虚:“我骗你的。”

否则他怎么可能带他来。

萧玥有些生气,他双手撑在案几上朝他俯身:“宁镜!”

“我在。”宁镜伸手靠在炭盆上,却是冲他笑着:“你放心,带我来有用处的。”

萧玥坐了回去,眉头拧着从那堆文书中挑了些有用的,一目十行地看着,说道:“看出什么来了?”

刚才萧玥处理那个城监,他也没有闲着,带着白银便去看了姜老曾用过药的那些侍卫,那些人被安置在太守府旁的院子里,距离姜老来后用药,已经十来日了,人都已经好转,有些身体强健的已经康复,病弱的,症状也已经减弱许多,只是还在咳嗽,太子此行来武威带了三名太医,两名跟在他身边,一名便在此处带着武威城中的大夫在施药。

“那药是有效果的,就按照我给姜老的方子施药便成,体弱想要痊愈时间要久些,我和姜老商量过了,守城的兵士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可酌情加重些药量,应当五六日的功夫就能好。”宁镜说着,看向萧玥:“但是太守府中有问题。”

萧玥听到此处也放下了手里的文书:“什么问题?”

太子和萧国公都在太守府,而太子染了疫病这么久,又有姜老带来的药方,竟然还没有好,这件事在未来武威之前便在宁镜心中存了疑,今日又与姜老谈了几句,便更是肯定。

宁镜沉声说道:“姜老也发现了问题,他给太子用的药是没有问题的,太子的高热也退下去了,但是三日后便又起了,他重新给太子调了药量后,太子便有好转,但是却一直反复,太子和国公不一样,国公因之前身有旧疾,疫病引发了他之前的旧疾,所以症状才更严重些,但与太子的反复是不一样的,他诊脉时便发现太子的病症时好时坏,显然是有人在太子好转之际又给太子下了重药,才导致太子的病情加重。因为姜老发现的及时,这才保住了太子的性命。”

“太守府里有桓王的人。”萧玥说着,眉头皱得更紧,没有一处是省心的:“你不要靠近,有什么事让白银去,他有武艺傍身。”

宁镜点头:“我知道分寸,太守府中有姜老在,他可以替我们查,普通人想近太子的身没那么容易,问题多半是出在随行的太医和近侍身上,但太子身在其中,我们不能轻举妄动,真的打草惊蛇了,也怕他来个鱼死网破。”

太子若殁在了武威城,那前来护驾的萧家便难辞其咎。

宣离这一石二鸟之计也当真是阴毒。

“好。”萧玥低下头继续快速地翻看手里的文书:“让白银随时跟着你。”

宁镜点头应了,这时,黄金从外面进来,说道:“爷,我们派去买药的人回来了,一无所获。”

萧玥闻言却并不意外,他起身离了案几,将手里的文书扔回桌上,站起了身:“人呢,都请来了吗?”

黄金点头:“依爷的话,都请来了,正在大堂中等着。”

武威乃是离永安最近的城池,城中人时常在永安来回,向来以‘与天子比邻’而居,城中富贾颇多,甚至许多永安城中的官宦和勋贵还在武威养了外室,所以民间也有称武威为‘勋爵后院’,因此,武威人便也养成了总是傲人一等的姿态。

此时流民围城,时疫蔓延,他们早已在听说时疫之时便已在家囤药,竟将城中疫病所需的药材全都哄抢一空,趁机抬价,后来事态越发严重,为了保命,他们便不再买药,直接将药材全都囤在院中,雨雪潮湿,许多药材因此受潮发霉了,也不愿意拿也来赈济灾情。

萧国公来时带来的药材是按武威城中所缺的药材的量带来的,可城中药材早就没了,萧国公带来的药也早已分发一空,后萧国公病倒,那些人眼见事态控制不住,便叫嚷着要求驱赶流民,让他们要去永安避难。

一路上萧玥和宁镜便已经将武威城中的情形推演了一翻,如今应对起来还算趁手。

“敬酒不吃吃罚酒。”白银看萧玥出去了,对宁镜说道:“真想去看看爷威风的样子。”

宁镜烤着火没有说话,看着萧玥的背影,没查觉到自己眼中也涌出一股骄傲之色。

萧玥进入正堂时,屋中正坐着十几位武威城中的富贾,一个个拥着狐裘,手里拿着手炉,几乎每个人脚边都燃着一个炭盆,将屋中熏得极热。

他进来时身上还穿着轻甲,披着披风,一进屋中便脱去了披风,却仍是热得出了一层的汗,棱角分明的英挺面容上带着笑,更显得修眉俊目,英气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