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明都往事 翃洺 1435 字 1个月前

刘绍刚哈哈一笑道,“你魔怔了!”

两人在农大接上汪宁。刘绍刚手开着车,嘴却骂着:“如今道路好了,限速却越来越过分,你说说,这么好的路,这么少的车,来个区间限速60码,有必要吗?怎么开?都能开瞌睡了,岂不更危险?交警只知道罚款,听说公安厅的大楼都是靠交警总队修起来的,这么算来,我这几年的罚款,也给公安厅大楼贴了不少瓷砖。”

汪宁却慢慢说道“贴了也就贴了,人家不是也给了发票收据?”,刘绍刚笑道,“给了发票还不是我自己报,我左口袋报给右口袋,岂不是贴了个寂寞?”

汪宁道:“绍刚什么时候都着急,出来玩,就别着急,话说回来还是慢些好,不行了就停下,反正是限速,这兰溪谷这几年规划的好,我们下来走走,难得来到乡下,风景都在路上”。

温言奇说,“也对,整天呆在明都,不是办公室就是会议室。这里就很好嘛,刘总停下,我们下车走走,让那摄像头慢慢等你。”

三人下车,走向旁边小道,温言奇绕着尘土,尽量往草地上走,汪宁却说温言奇不食人间烟火了,自己径直跳了过去。绕开小道,穿过一片树林,前方是一个山坡,绿草茵茵,几处泉水汩汩流淌,清早的晨雾还没有散去,几头牛悠闲的吃着草,抬起头看看三人,摇摇尾巴,又懒懒的垂下,一阵风吹过,倒添了几分凉意,与明都的酷热竟是不同。三人不觉放慢了脚步,一时没有说话。继续往前走,发现一条蜿蜒小河缓缓流过,几个池塘镶嵌在芦苇荡里,云不时的遮住太阳,光景时隐时现。汪宁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悠悠的说:“同样是云彩、湖水,放在这里就显得那么悠闲、散漫,放在明都却是呼呼的过,连水声都要大些,仿佛都要和你抢时间,看到这些,自己都觉得懒懒的。”

温言奇拍了拍裤脚的尘土,附和道:“心境不同嘛,人在往前奔波的时候,哪管什么景色。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风景。有人极力修饰生活,也有人恬淡旷远,绚烂之极总会归于平淡。像陶渊明那样朴素真率,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的还真没几个,不过有时看到这样的景色,想想田园生活岂不是更好,要和谁争,要和谁抢呢,其实争抢的都是自己。但真真让步了,远离了,却又舍不下那个心来。终归是个俗人。”

刘绍刚说:“现在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少了,上次来还是景色,下次来就不知变成什么样了,也许是个鱼塘,也许是个农家乐,找几根木头,挂几串辣椒,玉米什么的,明都的车一来,俨然一个度假胜地。幸亏言奇终究是个俗人,要真准备归隐了,可得抓紧,好地方可不多了。”

温言奇笑道:“我哪里有那个命!”,汪宁一直在水边怔怔坐着,不时的打起凉棚往远处看去,两人招呼汪宁往回走,下坡的路却是越走越热,不觉得汗已浸湿衣领。

进了山谷,远处隐隐看见一栋白墙灰瓦的院落。刘绍刚便说到了。渐渐走近,温言奇怪道:“这是什么地方?倒是和其他的农家院落不一样”,刘绍刚笑笑说:“这也不是农家乐,吃的也不是打着幌子的农家菜。我这朋友原在省政府办公厅,后来看破红尘,归隐乡下,开这个店也纯属自娱自乐”。

说话间,只见十几棵梨树分散开来,梨花正开放着,地上砌了鹅卵石的小径,弯弯曲曲。显得格外幽静,大门半掩着,门头上书“观园”二字。一个高个中年人站在门口,冲着刘绍刚打招呼。刘绍刚指指温言奇和汪宁,介绍道“言奇和汪宁,原本给你讲过的。”,中年人伸很自然的伸出手道:“记得记得!绍刚说过很多次了。”

刘绍刚又对温言奇汪宁说:“谭原,谭总”,温言奇忙伸出手握了。谭原笑道:“绍刚尽说笑,哪来的谭总,躲在山里混口饭吃。”

温言奇却说:“谭总谦虚了,如今在城市里才叫混饭吃,山里都是挑拣着吃了。”

谭原哈哈一笑,引客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