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2 / 2)

大国航空 华东之雄 1573 字 3个月前

现在,仅仅是一款改型,动用八架飞机来飞,绝对是破天荒的了。

秦风点点头:“这样的话,工厂的试飞任务,就很紧张了,看来,屠老,我还得回工厂啊。”

秦风在这里,对马可尼的改进航电项目很熟悉,所以,屠老其实是希望秦风留在这里,继续试飞,发现问题的,不过,如果厂子里多了那么多的飞机,试飞员也是很紧张的,急需秦风这样的能撑起来的试飞员过去啊。

不过,屠老知道,顾婷婷也是在试飞院的,秦风在这里,正好两口子在一起,这样挺好的,如果秦风走了,那顾婷婷就一个人了,这多少有些不合适啊。

“秦风,看你自己的选择吧,你在哪里,都是顶梁柱。”屠老说道。

“屠老,这样的话,我们怕是要耗费很多啊。”就在这时,秦风又提出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样的八架飞机啊,得多少钱?

听到了秦风提到了钱的问题,屠老再次严肃起来:“是啊,我们在以前的时候,就是部队下订单,我们来制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的这个计划,必须要进行核算,所以,部里还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以前的时候,根本就不用算钱,而且也算不出来,各种设备,都是由下游的配套单位提供的,自己在生产的时候,各种原材料也都是兄弟单位提供的,之间没有什么核算,根本就不知道多少钱。

这也是计划经济的特点。

不过现在,就不行了,现在是市场道路,研发出来,不能赔本啊,如何才能保证这个项目能盈利?

上级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办法。

“上级对我们首次实行了技术经济总承包。”屠老说道。

这是一次改革,这个改革,也贯穿了歼七的研制过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举措。

在后世,会对比国内的两个军机研制巨头,可以发现,

<istylelr4876>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istylelr4876>这是华丽的分割<i>

成都的研制,都是很重视市场经济的,他们毕竟不是老大哥,没法随时从上级申请足够的科研经费,所以,他们必须要时刻重视市场,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发展。

而这个眼光,从现在就开始具备了。

“为了实现这个改革,我决定,我们首先组织了一个工程技术经济联合办公室,由设计、外事、计划、财务等部门抽人组成,我们制定研制费用内部包干的管理条例,应用网络管理,落实各子项目的承包,建立严格的费用核算程序和合理的奖励制度,设立攻关奖和节约奖,推动所有研制人员人人当家理财,事事节约算账,使技术方案尽量优化。”

屠老望着身边的众人,说道:“凡是能节约的,我们都会给有关人员发了节约奖。”

用什么理想,情怀的空话,都不如用金钱来的实在,节约了研制经费,工厂获利是最多的,只是将少部分给了科研人员,这样,也是皆大欢喜。

屠老是个实在的人,他能想到的,都是客观现实的。

尤其是,像秦风这样的,虽然是飞行员,待遇要好一些,但是,收入也并不高,现在,在社会上,已经有这种说法了,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社会上已经有一批人,首先富裕起来了。

秦风在以前的试飞中,不知道提出了多少整改的意见,不知道多少次挽救宝贵的祖国财富,如果当时有这个奖项,那秦风肯定能够名正言顺地得到很多的奖励了。

现在,对秦风来说,依旧是个机会,他作为试飞员,肯定可以想出各种办法,来节约试飞的费用的,飞机上天一个架次,那就是好几千啊。

现在的屠老不知道,这个计划是相当成功的,在这个计划的刺激下,所有人员都发挥出干劲来,等到最后一算账,整个引进及出口工程承包总费用中,大约节约出了2千万元成为纯利,这是相当巨大的贡献,为工厂的发展和集体福利在资金上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bdy>

<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