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说道:“皇上,往返一趟收两千两白银,是不是太狠了?怎么说咱们也是天朝上国,这样赤裸裸的勒索过往商船,别的国家会把我们看做蛮夷的。”
王华阳说道:“文大人,现在也就咱们自己自认为还是天朝上国,别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部落人一样,都是野蛮人,既然人家把咱们当做野蛮人,咱们就不要在乎什么虚名,并且,过往商船在南海海域经常遇到海盗也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也是商船也是定期向他们缴纳保护费的,现在他们交的不叫保护费,而叫护航费用,以前他们交给海盗,现在交给咱们罢了,朕咨询过了,他们运送的商品每船可获利数十万两白银,咱们仅取一千两,并不为过,水师也向朕汇报过南海商船的动向,每天往返南海的商船大概有十艘到十五艘,按每艘商船一千两白银计算,每天可以增加收入一万两白银,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万两白银,超过大宋一年六百万两白银的一半,咱们有了这些钱,就可以完成对土着的同化,同时还能有多余的银子做别的事情。朕相信有我大宋水师护航,他们一定不会再遇到海盗,也不会再遇到海难。”
文天祥见王华阳决议已定,只好依着王华阳的性子来。
这时,庄一凡站了出来。
庄一凡说道:“皇上,不管是释放奴隶还是汉化土着,这些都是长远的计划,眼前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王华阳问道:“庄爱卿说的是太后和陆秀夫大人的葬礼吧,朕处理完朝堂这些事情,就会去拜访陆大人的遗孀还有女儿,朕打算以国礼安葬陆大人。”
庄一凡说道:“太后和陆大人的葬礼可以缓一缓,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王华阳说道:“哦?什么事情?”
庄一凡说道:“此次我大宋经历如此大的变故,起因就是大元特使朱林挑唆的,吴又玄又去大元搬了救兵,我们必须尽快与大元联系,否则恐怕大元真的出兵攻打大宋,我大宋现在刚经历过内乱,实力大伤,如果此时大元攻打咱们,咱们恐怕难以招架。”
王华阳说道:“庄爱卿多虑了,广州方向的探子汇报,广州方向没有出兵的迹象,跨海远征不是蒙古人的特长,蒙古人两次攻打日本都失败了,咱们与日本相比,距离更远,蒙古人一定不会攻打咱们。”
庄一凡说道:“皇上,此一时,彼一时也,蒙古人攻打日本,当时的目的可能并不是去消灭日本,而是消灭投降的汉人武装。”
王华阳还是第一次听说忽必烈两次征服日本的目的并不是征服日本。
忽必烈征服日本的战争被后世称为“元日战争”。
元日战争是指13世纪后期元朝皇帝忽必烈(元世祖)对日本发动的两次战争,高丽亦以元朝属国的身份参战。日本称之为蒙古合战、异国合战、蒙古袭来等,又以两次战争的纪年而分别称为“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江户时代以后开始称为“元寇”。
元朝的前身大蒙古国建立以后,征伐四方,与日本隔海相望的高丽在13世纪中叶基本被蒙古征服。随后,蒙古(1271年建国号“大元”)以高丽为媒介,派了六批使节招谕日本,要求“通好”,日本镰仓幕府均无回应,忽必烈便决定对日本用兵。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三年),忽敦、洪茶丘、刘复亨、金方庆所率的元丽联军四万人出征日本,占领对马、壹岐二岛,登陆博多,遭到日本九州武士的顽强抵抗,由于准备不足及刘复亨中箭受伤等因素而很快撤退。其后忽必烈又派两批使节赴日,都被日本人杀害,于是在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本弘安四年)发动十四万大军,在忻都、洪茶丘、范文虎等人的统率下,兵分两路(高丽出发的东路军和浙江出发的江南军)征讨日本。两路大军会师后,准备登陆进攻大宰府,但在八月一日遭遇大型台风,损失大半,诸将先行撤退,残余元军被杀或被俘。此后忽必烈屡次筹划第三次东征,然而终究没有实现。
元日战争使元朝江南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动荡,对日本则有更深远的影响。日本第一次受到来自大陆的大规模军事攻击,却成功克服了这次危机,并将倾覆元军的台风称为“神风”,神国思想随之空前膨胀。
王华阳饶有兴趣的说道:“请庄爱卿详示。”
庄一凡说道:“蒙古人两次跨海远征日本,动用的都是高丽武装和汉人武装,十五年前,蒙古人建国大元,但仅只有长江以北领地,此时蒙古人刚征服金国,北方到处都是金国投降的武装,蒙古人打内心深处是不相信这些投降的武装的,但是当时大宋还占有长江以南,为了给大宋那些有投降意愿的将士做一个榜样,忽必烈重赏了那些投降的金军,之后打着远征日本的旗号,让这些金军将士去攻打日本,实则是让这些金军当炮灰,削弱金军降将的力量,五年前,忽必烈第二次远征日本,这次征战日本的主力则是我大宋投降过去的十万将士,同样是败北,十万降将殒命日本,蒙古人兵不血刃的解决了投降的金、宋两朝将士,外人还根本看不出来,派去攻打日本的都是金、宋两军的精锐,这些精锐被消耗在日本,留在中原的汉人武装则再也难以对蒙古人形成威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华阳说道:“原来如此。”
不管庄一凡说的对与错,但是结果还真是这样,蒙古两征日本后,中原地区数十年间确实没有发生过叛乱,汉人从此失去了军事对抗蒙古的资本,反元复宋也只能在民间进行了,一直持续了将近一百年,若不是蒙古人统治出现了问题,汉人依旧难以建立起来一支抗衡蒙古人的军队。
庄一凡继续说道:“中原地区能够对蒙古人形成威胁的降将基本都死在了日本,中原地区再也没有能够组织大军团作战的汉军将领,蒙古人对中原的统治现在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现在蒙古已经做好了攻打安南的准备,如果此时蒙古人放弃攻打安南,转而联合安南攻打大宋,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所以我们必须在忽必烈没有做出决断之前,先一步向忽必烈示弱,让他死了联合安南攻打大宋的野心。”
文天祥说道:“庄大人言之有理,但是我们该如何让忽必烈放弃攻打大宋,忽必烈可是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雄心壮志,他爷爷统一了西域和半个欧罗巴,忽必烈可是想统一中原和南洋诸国的。”
庄一凡说道:“首先,朱林鼓动杨勇和吴又玄叛乱的事情,咱们都知道朱林一定是奉了忽必烈的诏命,但是咱们就装作不知道,将朱林鼓动杨勇和吴又玄叛乱的事情定义为朱林的个人行为,不是蒙古人的意思,这样将矛盾限定在朱林身上,与朝廷无关,咱们派出使节,拿着朱林给吴又玄的诏书,就说朱林矫诏,让忽必烈杀了朱林就可以了,同时咱们继续承认忽必烈赐婚的事情,特使带着丰厚的礼品进献给忽必烈,进献的时候要在大都大张旗鼓的宣传,忽必烈为了大元的面子,哪怕是做戏给百姓看,也不会再出兵攻打大宋,第三点,就是咱们继续承诺与大元一道出兵攻打安南,向忽必烈表示大宋的忠心。如此,咱们即能赢得舆论支持,也断了忽必烈攻打大宋的念头,这样,我大宋就可以赢得五到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
王华阳听着庄一凡的话,才觉得庄一凡真是难得一见的大才,其治国不行,但是揣摩人心还是十分精确的。
王华阳当即决定让庄一凡作为大宋国使,携带十船贵重物品到大都向忽必烈表示大宋的忠心,同时作为迎亲特使,迎接其其格公主到大宋岛与王华阳完婚。
文天祥说道:“皇上,往返一趟收两千两白银,是不是太狠了?怎么说咱们也是天朝上国,这样赤裸裸的勒索过往商船,别的国家会把我们看做蛮夷的。”
王华阳说道:“文大人,现在也就咱们自己自认为还是天朝上国,别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部落人一样,都是野蛮人,既然人家把咱们当做野蛮人,咱们就不要在乎什么虚名,并且,过往商船在南海海域经常遇到海盗也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也是商船也是定期向他们缴纳保护费的,现在他们交的不叫保护费,而叫护航费用,以前他们交给海盗,现在交给咱们罢了,朕咨询过了,他们运送的商品每船可获利数十万两白银,咱们仅取一千两,并不为过,水师也向朕汇报过南海商船的动向,每天往返南海的商船大概有十艘到十五艘,按每艘商船一千两白银计算,每天可以增加收入一万两白银,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万两白银,超过大宋一年六百万两白银的一半,咱们有了这些钱,就可以完成对土着的同化,同时还能有多余的银子做别的事情。朕相信有我大宋水师护航,他们一定不会再遇到海盗,也不会再遇到海难。”
文天祥见王华阳决议已定,只好依着王华阳的性子来。
这时,庄一凡站了出来。
庄一凡说道:“皇上,不管是释放奴隶还是汉化土着,这些都是长远的计划,眼前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王华阳问道:“庄爱卿说的是太后和陆秀夫大人的葬礼吧,朕处理完朝堂这些事情,就会去拜访陆大人的遗孀还有女儿,朕打算以国礼安葬陆大人。”
庄一凡说道:“太后和陆大人的葬礼可以缓一缓,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王华阳说道:“哦?什么事情?”
庄一凡说道:“此次我大宋经历如此大的变故,起因就是大元特使朱林挑唆的,吴又玄又去大元搬了救兵,我们必须尽快与大元联系,否则恐怕大元真的出兵攻打大宋,我大宋现在刚经历过内乱,实力大伤,如果此时大元攻打咱们,咱们恐怕难以招架。”
王华阳说道:“庄爱卿多虑了,广州方向的探子汇报,广州方向没有出兵的迹象,跨海远征不是蒙古人的特长,蒙古人两次攻打日本都失败了,咱们与日本相比,距离更远,蒙古人一定不会攻打咱们。”
庄一凡说道:“皇上,此一时,彼一时也,蒙古人攻打日本,当时的目的可能并不是去消灭日本,而是消灭投降的汉人武装。”
王华阳还是第一次听说忽必烈两次征服日本的目的并不是征服日本。
忽必烈征服日本的战争被后世称为“元日战争”。
元日战争是指13世纪后期元朝皇帝忽必烈(元世祖)对日本发动的两次战争,高丽亦以元朝属国的身份参战。日本称之为蒙古合战、异国合战、蒙古袭来等,又以两次战争的纪年而分别称为“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江户时代以后开始称为“元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