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能想到的办法就这两种,一种加税,一种是向范毅借钱。
现在户部只需要四十万两银子就可以给二十万名官员属员发放两个月俸禄,而之所以向范毅借一百万两银子,那是因为范毅当时就是从户部支走的一百万两银子,现在要回这一百万两银子也是物归原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上说和其其格公主的婚礼要从简,但是这个从简是怎么个简单法?之前在杭州时候,皇帝基本是在登基前便已经完婚,即使是身为王爷,他们的婚礼一般也需要一百万两银子来操办,何况现在要举办是皇帝的婚礼。皇上说简办,为人臣子的难道就真的简办吗?
王华阳来回走动,大臣们的眼光也随着王华阳的步子来回挪动。
自从皇帝亲政后,大宋的朝局完全变了。之前每个议案放在朝会上讨论,陆秀夫、杨勇、杨太后、赵瑞还会积极的讨论,甚至会产生不同的意见,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大臣提出议案后,朝会上不管如何讨论,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由皇上自己决定的。
王华阳突然停下来看着大臣说道:“众位爱卿,不准向百姓增加税收,除了这个办法外,你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朝廷度过眼前的危机。”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看谁先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但是平时热闹的朝堂,现在却寂静的可怕。
王华阳见众人不说话,只好点名了。
王华阳看着赵瑞说道:“皇叔,你主管户部,你先说说你们户部的办法。”
赵瑞连忙说道:“回皇上,户部的办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节流自不用说,现在是能省则省,一枚铜板恨不得掰开花,已经没有可以节省的地方了,剩下的就是开源,随着新增耕地不断增多,官府手里掌握的耕地越来越多,尤其是原来阿基诺部落的土地,全部收归朝廷所有,朝廷现在掌握着大量的土地,现在除了按照一个人三亩地分配给百姓外,其余的都是租给百姓耕种的,地租很低,臣的意思是能不能拿出一部分耕地,卖给有钱的百姓,如此,朝廷在短期内就能收到大量的银子。”
赵瑞的话音刚落,所有的大臣都静静地等着王华阳的回复。
阿基诺部落叛乱被平定后,王华阳发布政令,大宋三岛所有土地收归国有,不准土地买卖,个人只有耕种权,去世后土地自动收归国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将来会出现的土地兼并问题。但是在那个时代,有钱人并没有太多的投资渠道,除了个别经商的人,大部分人赚了钱就是购买土地,然后雇佣佃农耕种土地,待粮食丰收后,将粮食换成银子,银子继续购买土地,如此在不声不响中完成了土地兼并,而土地并不会增多,他们购买的土地都是从破产的农民手里购买的,他们购买的越多,说明农民破产的越多。
按照正常的步骤,阿基诺部落被平定后,其所有的土地收归朝廷,朝廷会拿出一部分赏赐有功之臣,另一部分会直接卖给农民或者大地主,朝廷会留一部分留作日后封赏之用,但是阿基诺部落被平定后,朝廷直接原来阿基诺部落奴隶主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没有任何的赏赐,也没有任何的售卖迹象,很多官员、大地主、商人原本计划在这些地方大量的购进土地,后来才发现是黄粱一梦。
小主,
在宋朝及宋朝之前,土地私有,土地买卖自由,朝廷会收取一定金额的契税,但是到了大宋岛,这些规矩居然被刚亲政的小皇帝给废除了,这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而户部一直是掌握天下土地和户口的,当得知土地不能买卖后,众多官员、地主和士绅通过各种渠道向赵瑞建议,希望赵瑞能够劝谏皇上解除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
赵瑞除了掌握户部,还掌管着宗室人口和宗室的土地,大量的宗室子弟也需要封赏,而土地是最好的赏赐,朝廷现在掌握着大宋三岛及海东省的土地,如果现在不将这些土地赏赐给宗室子弟,那么一旦将来自己不再是户部尚书,自己的儿子女儿的生活也将没有保障。
赵瑞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向皇帝建言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而现在二十万官员发不出俸禄,户部也没有银子,皇帝又不准向百姓增加赋税,现在正是向皇帝建言的好时机。
王华阳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不是赵瑞向自己建言,那么王华阳会怀疑这个建言的人有颠覆大宋的野心。一旦允许土地买卖,就得首先确定土地的所有权,现在是一个人免费分三亩土地,正是因为生一个孩子可以分三亩地,大宋的汉人才会在短短七年时间由二百万增加到五百万,而一旦土地私有,新生的孩子将不能获得土地,那么现有的土地就不能养活更多的孩子,大家也就失去了生孩子的积极性,这些土地就会被商人、地主、官员通过各种渠道大肆去兼并,最终会抑制人口的增长,而如果要光复中原,打败蒙古人,在宋代这个时间,人口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王华阳虽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带领大宋三岛的臣民光复中原,但是王华阳很确定的是一旦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大宋三岛的人口将会止步于一千万,那么光复中原就真的是痴人说梦了。
王华阳知道这时候所有人都在等着自己的答复,其实大部分官员也是希望允许土地买卖的,官员基本是读书人,他们从内心深处鄙视商人,不可能像商人那样去赚钱,而身为官员,唯一能够让他们接受的投资方式便是购买田产。
王华阳深知取缔文官带兵,增加官兵饷银已经得罪了这帮文官,之后又拖欠文官的俸禄,让这帮文官对自己更加不满,现在他们又提出土地私有,如果自己贸然拒绝,文官集团就会认为自己这个皇帝看不起他们,万一这帮文官另外推选一位赵姓男子为皇帝,自己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