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疑云散,信是谶言祸江山?(2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1510 字 1个月前

然则若真是私心谶言夺储,那自是不能留。故而先有圈禁,更大查景阳宫有无内外沟通,还当面明言后果。

这又回到了另一种可能。这么做了,最后又证明是真的,那就确实是不敬上苍和神佛。

故而李太后说是天大罪孽,诚惶诚恐,一人为皇帝担了。

一个多月来的疑云终于散开,朱翊钧却不能接受地看着两人。

话里话外,是不是意指大明实亡于朕?

播州大捷志得意满,岂非跳梁丑角?

“哪怕他所言诸事尽皆不应验,今日听了你这心里话,我也该信了!大明若亡国有日,恐怕正因伱迟迟不立储!人心不定,各拥一子,最终骨肉相残、内乱四起,这才让那辽东建奴入主中原,亡了我朱明江山!”

这小子叩门前,母亲的那句话回荡在朱翊钧脑海里。

他难以接受这一切是真的。

朕真的如此不堪?

“母后……深信不疑了?”

朱翊钧说不清道不明自己如今的心情,压抑着不满先问出这一句。

“播州大捷,那三人。”李太后却像是奇怪他的反应,“那卢象升才三个月大,大名更是常洛告诉我之后才取的……”

“……不不不,不可能……”朱翊钧摇着头,“是能串通一气的……能的……”

他想起张居正、冯保,还有……李太后。

那十年,他还是个孩子。

所有的事情他都信,所有的话他都听。

最后呢?

张师傅要求自己的,他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

而他曾全都相信!

“皇帝不是也查过吗?既有明证,如今大明有江山社稷之危,皇帝怎么不肯信了?”

“不信……不信……”

他知道张居正死时,他接掌的大明诸库,比他父皇时是宽裕多了的。

所以他曾亲谒太庙,在列祖列宗神主面前,天真地许下那些再致中兴的宏愿。

他想起而后这十八年,群臣的咄咄相逼,自己有心无力的挫败和逃避躲藏,想起争了这么久的国本,想起前些时日的百官哭告。

如今竟要他相信,大明是在他坐大位时开始亡的?

落得个受建奴所迫,孙儿宁可自缢于煤山殉国的下场?

辽东建奴算什么?哪有取大明江山的实力?

明明弱小,却取了大明江山,谁之过?

祖宗江山落于异族之手,是何等耻辱?

大明可是驱逐鞑虏立国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区区建奴……”

朱翊钧面目狰狞起来。

亡国……不至于……不至于……

可朱翊钧又是之前就隐隐有这种感觉藏于心底的,只不过种种原因,他已不愿面对了……

也许子孙有那个能耐再致中兴……

可是如今一幅有明证的后天图像直白又赤裸地铺到了他眼前。

不足五十年……自他开始,三代而亡,孙儿自缢……

他怎么去见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