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功高难信,贱民登堂(2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1535 字 1个月前

李成梁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一句:“只要臣仍在,谅那奴儿也不敢作乱。”

朱常洛心中不以为意,但表面上还是十分开心地点了点头:“故而将军务要保重身体才是。将军一生为国,朕御极后,待明年改元,诸战叙功,另有恩赏。”

“……臣愧不敢领。”

“朕岂会薄待有功之臣?”

李成梁知道和他的对话差不多就到这了,心里终究开始不痛快起来。

另有恩赏的意思,就是不准备起用他了。

仍旧是像过去这些年一样,一边好好地将他在京城养起来,一边又提防着他拥兵自重。

李成梁告退后,心里默默地叹气。

看了看在远处与定国公徐文璧相谈甚欢的沐家小子,李成梁有些郁郁不平。

大概只有开国的时候,立下了偌大功勋之人才能像沐家一样永镇云南。

而他其实也有永镇辽东的可能,只不过……云南太远,辽东太近。

戎马一生,长子战死,而他李成梁所获,区区一伯爵而已。

作为数朝以来唯一因武功而封爵的武将,李成梁威震当世,却与今日敷衍的众勋臣格格难入。

乾清宫的正殿里,朱常洛也望着李成梁离开的背影。

如果他还年轻,还有一些意气,朱常洛自然不会放着他不用。

但李成梁如今的心态真的不一样了,放弃自己一手移建的宽甸六堡,便是明证。

他也有太多“虎子”、“旧将”,甚至包括那努尔哈赤。

朱常洛要掀起的巨大波澜在大明内部,信重这样的李成梁,实在有“黄袍加身”的隐患。

当那些官绅和辽东铁骑做不出来吗?

这样的事,还是不要考验人性的好。

朱常洛更愿意恩威并施后,看看李成梁的儿子们有没有能够跟上他思路和节奏的,成全一段厚待功臣的美名。

“排宴!”

时近正午,赐宴开始。

人这么多,正儿八经要聊的事,自然不会是在这個场合。

皇帝只是先表明一个亲近宗藩勋戚的态度。

这个时候,十家晋商的家主已经等了快五个时辰,粒米未进。

而后竟有一个司礼监大珰过来了,笑着说道:“陛下有旨,你们虽不能登堂入室,但既然奉诏入宫,也不能饿着。”

“草民不敢……草民谢陛下隆恩。还未请教……”

“咱家王安。”

“原来是王公公当面,草民惶恐……”

王安笑了笑,指着送来的几个食盒:“先用吧。知道你们恭谨,用完了先准备好,未时三刻陛见。”

这种善意让十人受宠若惊,一瞬间不知道放松了多少。

未时三刻吗?

虽然还要等一个时辰,但能得到皇帝亲自召见,从如今得到的“款待”来看,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就是还不知道皇帝要他们做什么。

乾清宫那边,皇帝着重的一些宗藩、勋臣、国戚得以列席殿内,其他人则在罩房。

赐宴吃个样子就好了,午时三刻未至,所有人就都做好了告退的准备。

但是最终,有些人被司礼监的小太监们留下了,带去了乾清宫旁边嘉靖十六年才修起来的养心殿。

李成梁不在此列,他只是深深地凝视了一番,而后带着疑惑离开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