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苏安东的话,杨景宁陷入了深思。
苏安东为了劝说杨景宁,来之前是提前查过了资料的。当苏安东查到了十五年前的那次洪水,心里是既喜又忧,且忧虑很大。
喜的是,这一事实,是他劝说杨景宁挖渠的有利事实。
忧的是,这一事实,说明这里是有很大可能发洪水的。此番查阅资料,更加坚定了苏安东挖渠的决心。
看着思考的杨景宁,苏安东并未打扰,而是安静的在一旁等待。
杨景宁很是重视这场仗,在他的心里,这场仗必须赢,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收复南镜是他必须要做,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在杨景宁心里,他不允许任何事情对这场仗产生不好的影响。虽然苏安东所说的只是一种可能,并不一定会发生那种事情。甚至可以说,发生这种可能的概率很低。但即使是如此,杨景宁还是不想有这种隐患在。
而且,挖渠这件事做成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杨景宁在心里思考了一下挖渠对于他来说的可行性和难度,衡量之后觉得可行。也确实如苏安东所说,想要尽快完成挖渠这件事情,整个南岭府,恐怕只有他能完成了。
杨景宁想清楚了以后,道:“挖渠引水这件事情,我应下了。”
苏安东很是郑重的对杨景宁行了一礼道:“下官替南岭府的百姓谢谢将军。”
这件事做成了,可以说是造福整个南岭府的百姓。
杨景宁听了苏安东的话,心中又对苏安东高看了一眼,此人如此为百姓考虑,这份心意,让他心生敬意。上前扶起苏安东,道:“苏大人不必如此,这件事利国利民,又可以解决后顾之忧。能为南岭府的百姓做些事情,我心中也很是开心。”
杨景宁想着,这南岭府是他平南军的大后方,百姓为他们军方提供了很多便利,能为南岭府的百姓做些什么,就当是感谢南岭府百姓们的付出了。而且,这件事办成了,也可以收拢民心,有助于军民一心,让南岭府的百姓更加信服于平南军,日后打起仗来民心也是一个助力。
苏安东直起了身,心里因为杨景宁答应了挖渠而松了一口气,道:“将军,这件事宜早不宜迟,既然打算做了,还是尽早做,尽快完成比较好。”
杨景宁想着,既然都已经打算做这件事了,当然是越快完成越好,这镇南王可是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出幺蛾子。
杨景宁赞同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已经决定要挖渠,就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咱们得好好计划一下这件事,还是得找懂水利的人勘探一下地形,以及挖渠的路线,这些都需要好好计划一下才好动工。而且,这件事情还是要与知府好好商量一下。虽说挖渠的人力物力我都出得起,但还是要与知府好好商量一下。”
苏安东道:“确实要与知府大人好好商量一下,不如我现在同杨将军一同去找知府大人好好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