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22纳米光刻机!(1 / 2)

第192章 22纳米光刻机!

华记真正的困境在于芯片制造。

自从台积电三个月前终止了代工芯片协议后,华记专供于Meta系列、P系列的“麒麟970芯片”就彻底断货了。

所以,

华记的重点一直都是希望能重新找到能代工生产“麒麟970”芯片的芯片厂商。

但是……

不得不说,国产芯片企业确实非常落后,即便是最厉害的“中芯国际”也不过是掌握了38纳米生产工艺,连28纳米制程都还研发中。

而剩下的,便是诸如“黄河存储”、“华虹半导体”这类刚掌握38纳米之流。

其实……这都还好。

真正让华记感到绝望的是,摸底过后才发现,国内没有任何芯片企业拥有能生产高制程芯片所需要的“高端光刻机”!

工艺落后一些,但只要大量投入资金研发,三五几年总归有看到追上的希望。

但是,没生产设备你怎么搞?

就拿“麒麟970芯片”来说,10纳米的制程工艺,那么最起码就要有24纳米以上分辨率的光刻机,通过多重曝光后生产出合格的芯片。

可现在放眼全国,“中芯国际”倒是订购了一台5纳米的EVU光刻机,但被拦在荷兰的海关不能发货。

除此以外,现在国内最好的也就只是有几台28纳米的DUV光刻机!

28纳米,根本生产不了。

想到这里,孙尧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所以,华记虽然联络了“中芯国际”,联络了“华虹半导体”,以及眼前的“黄河存储”,但其实也只是希望通过合作扶持,提前储备一些制造工艺技术,

万一哪一天弄到了高端光刻机,起码直接就能用上。

可眼下……

莫燃莫总竟然说他们有一个可以解决芯片的东西?

孙尧忍不住再次看了一眼莫燃,心里有些难以相信。

不过莫燃也没再多解释,随即喊上他便从尼采总部下楼走到停车场。

大约十五分钟后,两人出现在“黄河存储”生产车间。

李智早已等候多时,莫燃简单的介绍了孙尧后便对着李智说道:

“走,带孙总去看看我们的光刻机生产车间。”

“好。”

李智当然明白莫燃话里的意思,三人很快经过全身消毒,带上口罩,穿上防尘服,然后走进了生产车间。

没等孙尧说话,莫燃直接开口说道:

“孙总,这台就是我们的22纳米DUV光刻机。”

“嗯……”

嗯?!

什么?!

22纳米光刻机?!

突如其来的话让孙尧直接愣住了,他原本还在打量着生产车间里的工程师们,可没想到,莫燃第一句话直接来了一个大的。

足足三秒后,他才彻底反应过来,眼神里满是难以掩饰的震惊。

要知道,

他可是亲自参与了“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的调查,连“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都没有22纳米的DUV高端光刻机啊!

“黄河存储”竟然有一台!

这……!

巨大震惊在孙尧心里弥漫开来,不过眨眼过后,他内心深处忽然涌出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丝兴奋很快越积越多,直至汇成江流大海直冲大脑,彻底占据了他的中枢神经!

卧槽!

有了22纳米光刻机,不就意味着只要芯片制造工艺达到,完全有可能生产12纳米、10纳米甚至7纳米的芯片?!

也就是说,

麒麟970、麒麟980,甚至是未来的麒麟990都能通过“黄河存储”的这台光刻机生产出来了?!

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让孙尧彻底激动了,他难以自矜的看向莫燃目光的方向,然后手指指着眼前正在运转的光刻机,确认道:

“莫总,这是22纳米光刻机?!”

“没错。”

呼——!

孙尧重重地松了口气,彻底放下心来。

虽然ASML的DUV光刻机外型基本都一样的,他没办法肉眼从外观上分辨出是不是22纳米光刻机。

但是,莫燃莫总都亲口确认了,以莫总的身份断然不可能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

片刻后,他目光激动地看向莫燃,说道:

“莫总,现在这件事情我已经做不了主了,我必须马上给领导汇报。”

莫燃笑了笑,点头道:

“嗯,好的。”

说着,他顿了顿,笑着说道:

“不过孙总,你汇报之前不需要先验证一下吗?”

孙尧此时也露出了笑容。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摇头笑道:

“没必要,我肯定是相信您的。”

“再说了,我也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懂个啥,即便要验证也让总部派专业的人来验证吧。”

“哈哈。”莫燃也笑了起来。

接下来,孙尧没有在生产车间久呆,就像他说的一样,真要验证是不是22纳米的光刻机也是专业的工程师来验证,他确实懂点技术但不多。

很快,

三人走出生产车间,莫燃随即特意为其安排了一间独立的会议室方便给华记高层汇报情况。

眼看着孙尧关上会议室大门,莫燃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

这次面对华记的代表孙尧他并没有故弄玄虚,直接就摊开了底牌。

他很清楚,

相比于“国家芯片产业基金”的广撒网,雨露均沾,华记的目的性、针对性显然更强。

在芯片制造工艺上,他们很显然会从“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和“黄河存储”之中选择一个重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