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自郭威建立后周时便与之为世仇,建宋之后两国交恶的形势依旧没有改变。
赵大为铲除割据政权,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与宰相赵普商议,参考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北部郎中王朴所献“平边策”,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争战略方针,准备首先吞并南方各割据政权,在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强敌辽国,消灭北汉。
因北汉比较弱小,且处于战略要地河东,为阻遏其与辽军南下来袭,宋军常对北汉以攻为守,先后发动多次进攻,企图相机进取。
譬如在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七月,赵大在平定荆湖谋伐后蜀之际,就曾派安国节度使王全斌等进入北汉边地试探性的征伐北汉。
北汉睿宗刘钧向辽乞援,想对宋打反击战。
王全斌等则趁辽尚未发兵,夺占北汉乐平,并攻打辽、石二州,未果而撤退。
次年正月,宋军又来进攻辽、石等州,北汉辽州刺史杜延韬降宋,北汉再次向辽告急,辽穆宗耶律璟发骑兵六万驰援,将宋军击退,成功助北汉解围。
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平定后蜀之后,北汉国主刘钧刚死,人心未定,赵大趁机突然转兵大举进攻北汉。
八月宋军进兵太原,九月北汉内部便发生动乱,时任供奉官的侯霸荣杀死北汉新主薛继恩,司空郭无为又设计杀死候霸荣,迎立太原尹刘继元为国主。
新君刘继元见宋军已入其境,急忙向辽请援,同时命侍卫都虞候刘继业、冯进珂等领兵扼守团柏谷以拒宋军,可惜敌我实力相差悬殊,宋军轻而易举的击败北汉守军击,直逼太原城下。
十月,赵大遣使至太原劝降,刘继元拒绝降宋。
十一月,辽军兵马总管塔尔率大军救援北汉,逼进太原。
时任昭义军节度使的李继勋因久攻太原不下,辽军又至,遂引兵南归。北汉军乘机发动追击,进掠大宋晋、绛两州人口、粮草、牛羊归北汉者无可计数。
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二月,赵大命曹彬、党进各领兵先赴太原,又御驾亲征在后,誓要一战灭北汉国。
刘继业、冯进珂二将得知赵大已至潞州,并派李继勋率前军赶往团柏谷,自知寡不敌众,放弃太谷奔还太原。
因大雨连绵十多日,等到三月时赵大才赶到太原。
因先前数次较量中清楚的认识到了太原城之坚固,又恰巧暴雨诱使河水猛涨,遂征发当地民工数万人,修筑长墙包围太原,并筑长堤,引汾水灌城,多方进攻。
然而太原军的抵抗意志实在超乎寻常,这般恶劣的环境中硬是抵抗了三个多月,致使宋军迟迟无法破城。
以至于到了夏季,天气酷热,宋军营中数万人患上疫病,又逢辽军出兵救援北汉再三权衡之下,赵大只能选择退兵。
出乎众人意料的在于赵大撤军没出两天,太原城墙就因为先被水淹再被烈日暴晒,出现了大面积的龟裂,甚至有多处垮塌。
这也就是说如果最开始赵大不急着攻城,而是先让太原泡几天水,再把水抽干暴晒,那不用宋军动手,城墙自己就会倒塌了。
赵大等君臣得知此事后也是追悔莫及,只可惜现实就是现实,没有如果发生。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十月,南方最后一个大国南唐也被征服,赵大再兴北伐之举,并准备收复燕云。
次年八月,先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徽北院使潘美等分率五路军马又双叒叕云集太原城下,与北汉军和来援的辽军展开激战。
然而,就在宋军得胜北汉将亡的关键时刻,远在汴梁的赵大突然驾崩,他的死再一次打乱了宋朝内部的政治格局,以至于潘美等部亦受影响,北汉再一次摆脱亡国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