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南中变化
建安二十年,正月。朱提郡,朱提县今昭通市。
县府内,糜芳设宴款待南中诸豪,众人觥筹交织,歌舞升平,好不热闹。
糜芳举着酒樽,笑道:“承蒙诸位不弃,从数百里之外赶赴今日之宴,芳感激不尽。”
“不敢!”
豪强、宗帅纷纷举樽回礼,不敢怠慢糜芳。
“我等岂敢受都督之语,去岁以来,都督北疏蜀地,南抚诸夷,为我等搭桥牵线,助我等经商,当是我等感谢都督。”
孟获从席上起身,神情恭敬,说道:“今我主事务繁忙,难以抽身赶宴,望都督见谅!”
“无事!”
糜芳捋着胡须,笑道:“益州多年无郡守,幸雍君坐镇,得以威慑诸夷。今难以亲离,亦能谅解。孟君回去之时,代某向雍君问好。”
“诺!”
孟获非纯粹的南蛮人,母为南蛮,父为朱提孟氏族人。得赖母亲蛮人的身份,孟获精通夷语,得以被雍闿看重。
在被雍闿重用后,孟获帮助雍氏与南中夷人沟通,且处事公正,多受夷人信任。多年下来,孟获成为雍闿心腹,且在蛮夷中享有威望。
雍氏,益州郡大姓,西汉雍齿之后,先祖因罪流放到南中益州郡。经历数百年,雍氏在益州郡扎根多年下来。
传至雍闿时,雍氏帐下部曲众多,又与诸蛮通婚,已然是益州郡中霸主,官府难以遏制。
类似雍闿如此角色,南中可是不少。如越巂夷王高定,牂牁郡人朱褒,永昌郡人吕凯皆是各郡中的地头蛇。
对于糜芳而言,他带着安抚的任务前来,第一件事便是拜码头,派人出使越巂、益州、牂牁三郡,分别向高定、朱褒、雍闿等地头蛇问好,表示自己想与他们好好做生意。
至于为何不向永昌郡派人,多半是永昌郡太远了。
对于与众不同的汉人都督,豪强、夷王多是懵逼,然不想惹事的众人也回信敷衍。出乎他们意料,糜芳是真想做生意。
过了几个月,糜芳摸清三郡的基本情况,从巴蜀地区买了一批商品,如蜀锦、巴盐、漆器等物,然后运向三郡。
见到秀丽的蜀锦,精美的漆器,便宜的巴盐。豪强、宗帅想掠夺,但念着糜芳的背景,放弃了掠夺的念头,也就出资购买。
继而,他们还收到糜芳的信,表示巴蜀、吴越地区缺战马、耕牛、皮革、奴仆,他可以帮助他们将这些东西免费售卖到这些地区,赚取的钱财当作见面礼。
众人将信将疑,或有人不信,或有人相信。但糜芳真就那么做,凡有物品让糜芳售卖者,在次月皆收到大量钱财。
豪强、夷王见利润如此丰厚,糜芳丝毫不作假,纷纷询问能否代售。糜芳则表示他不负责代售,但是他愿与众人组建商队,收南中之特产,售卖于巴蜀、吴楚。
在经历数月的奔波、画饼后,糜芳分别与益州、牂牁、越巂三郡的豪强、夷王合资组建商队,将南中的特产售卖与六州,又将六州的奢侈品、铁器等物卖与南中。
为了保障商道的畅通,地头蛇们常主动派人护送商队,或是出兵剿灭山夷。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糜芳背靠南汉,通过商贸利益手段,安抚住桀骜不驯的南中豪强、蛮夷。他虽从中大发横财,但也为巴蜀、吴楚输送去数千名的奴仆,以及大量耕牛、战马。
至于糜芳从中盈利多少,则是不为人知。仅知在武汉城中,论奴仆人数,以糜氏最盛,高达二三千人,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酒饮过半,朱褒略有醉意,说道:“都督,商队之中多漆器、蜀锦、巴盐之物,今岁商队中不知能否增一物,以便某售卖与诸夷。”
“呵呵!”
糜芳捋着胡须,笑道:“凡于商有利之事,朱君但说无妨。”
“茶!”
朱褒放下酒樽,说道:“诸夷喜饮茶,言腥肉之食,非茶不能消,茶能治疾。去岁以来,茶价渐涨,但量不见涨。不知都督能否多弄些茶,以便售卖诸夷。”
“对!”
孟获似乎也想起这件事,说道:“巴蜀产茶,然大乱以来,商贾渐消,茶叶日益紧俏。不仅南夷多喜,濮人亦爱之。”
茶,早在周武王时期,便已经出现,由巴人献于周武王。自秦时起,巴蜀成为种植茶叶的主产区。后两汉之时,饮茶之俗也在吴楚冒头。作为巴蜀南部的南中,自然也有受到饮茶习惯的影响。
南中有茶种植,需追溯到葛公南征,平南蛮之时,将植茶技术教于南中百姓。今时葛公未南征,南中无茶场,自然要从巴蜀、吴楚引进。
糜芳沉吟少许,说道:“巴蜀战乱,百姓流离,茶田波及,去岁茶叶自然紧俏。然去岁休养生息,今岁茶叶会多些。茶叶之事,某当多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