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印度的茶叶和棉花(1 / 2)

主要原因是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是茶叶的主要消费国之一,英国人非常喜欢喝红茶,加糖加奶,整个欧洲也普遍喜欢茶叶这种来自东方的饮料。

所以在英国和整个欧洲,茶叶可以卖到很高的价钱,可谓供不应求,但是欧洲由于天自然环境的原因,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茶叶,因此茶叶主要靠进口。

以往都是从中国进口茶叶,由于路途遥远,运到欧洲价格非常昂贵,只有贵族和富商能消费得起,普通百姓只能喝质量很差的茶渣渣。

英国殖民印度之后,发现印度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种茶,于是凭借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进行掠夺。

其中也抢走了中国的珍贵茶种移植到了印度,并迅速推广,在印度开辟了很多茶园。

因为印度运送茶叶到欧相比中国距离会节省一半,费用就大为降低,也能从规模化经营和减少成本上获取暴利。

毕竟成本太高卖的价太高,消费市场就会很小,当降低成本之后,大规模推销,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在利益驱动之下,印度的茶叶迅速得到了推广,不过印度人还是不怎么爱喝茶,但是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推进,英国人强行把英国文化在印度推广,其中包括英国的茶文化。

经济萧条导致国际市场萎缩,于是英国殖民者想尽办法将印度产茶叶在本地销售,价格降得极低,这推动了喝茶在印度的流行,并迅速遍及整个印度半岛。

印度人喝茶习惯跟英国一样,将红茶煮开加糖加奶,所以蔗糖的需求量非常大,也进一步推进了印度在甘蔗方面的种植和加工。

根据后世的印度茶叶和甘蔗的发展历史,让赵桓决定在印度迅速推广茶叶和甘蔗的种植生产加工。

这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赵桓面临的情况跟后世的英国殖民者一样。——从大宋将茶叶送到欧洲,路途遥远,成本昂贵,但是从印度将茶叶送到欧洲,路程将会减少一半,成本也就相应的会下降一半。

由于中世纪在欧洲只有上流社会才有钱消费得起茶叶,百姓只能眼巴巴看着。

而赵桓要从欧洲赚取银钱,茶叶是主打产品,必须要降低成本才能迅速推广,统治整个欧洲,让茶叶进入欧洲的千家万户,让每个普通欧洲人都能消费得起茶叶。

欧洲茶文化的普及,也是在十八世纪印度茶叶种植大规模推广之后,因为来自印度的茶叶大量涌入欧洲,导致欧洲市场茶叶价格大幅下降,普通百姓也能消费得起了。

现在,赵桓就是要将近代才在欧洲盛行的茶文化提早到中世纪大宋时期就在整个欧洲推广,因此必须开辟印度这个第二大茶叶种植地,来作为提供欧洲茶叶的主要供销地。

第二个考量是挤占印度半岛的粮食种植的空间。

两年之后整个印度会爆发一场特大饥荒。

赵桓要人为的加重灾难。

只有在大的灾难降临时,为了生存百姓才会心甘情愿的登上大宋的这艘大船,去为大宋生孩子,去为大宋海外的疆土开垦荒地,建立第二家园。

这是皇帝赵桓的人口计划的一部分。

第三个考量是增强印度半岛各王朝的这些人对大宋的认可和认同,从而接受归化。

毕竟茶文化是大宋的招牌,推广大宋的茶文化是归化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后世,英国殖民者成功的把英国的茶饮文化推广在了印度,使印度对英国文化开始逐渐接受,这样的殖民过程是可供借鉴的。

赵桓耐心的把自己的用意向吴敏做了解释,吴敏明白了,虽然他清楚了皇帝的用意,可是并不看好皇帝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