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杨老:无所谓,我会出手(2 / 2)

这条楼内的回复就比较多了,基本上都是关注此事的专业人士或者物理爱好者。

众人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就讨论了40多楼。

但包括博主东方喜乐在内,众人想出的方案都陆续被否定了可能。

接着又过了十分钟。

wink突然在个人页面发了条独立的动态:

【卧槽,长见识了,还能从特定波数来解答?】

wink也算是个小众博主,账号上活粉不少。

因此很快,便有一位粉丝留了个言:

【W大,也就是说那个徐云博士确实很厉害了?】

十几秒后。

顺着动态而来的东方喜乐和wink先后脚发出了回复:

【确实很厉害,比我强多了】

【.究极强好么,也不知道脑子怎么长的,说不定有外挂请神了(笑),总之未来可以期待一下,此子恐怖如斯!】

此时此刻。

随着直播的继续,互联网的边边角角中,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类似的评论。

越是业内人士,就越了解徐云这次展现出的实力一一除了那种嫉妒心强的酸货。

总而言之。

一个细微的学霸形象,就这样慢慢的在某些人的脑海中形成了。

甚至在个别动态中。

已经有人把徐云的雏鸟身份开始解释成了一心投入学术导致的社交圈闭塞,赞叹起了这才是科研精神。

还有一些比较搞事的吹水群里,甚至还有沙雕群员玩起了“让我们高举双手,把力量借给徐云吧”的龙珠梗。

当然了。

这种梗整活的意味会更多一点,但至少情感上是友善的。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优点。

在一个形象开始被树立起来后,即便它在初始阶段没那么立体,但却能成为今后的某些伏笔。

当然了。

此时的徐云并不了解网上的这些言论。

眼下的他和周绍平在顺利推进一段时间后,终于遇到了今天面临过的最大挑战。

众所周知。

微粒物理跟经典力学相比,有一个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微粒物理把力学量进行了算符化,把力学量视为算符。

因此在计算出拉氏密度后。

徐云他们必须要把正则动量密度和场量分别进行算符化,接着才能进行下一步。

“.”

书桌上。

看着面前的算纸,周绍平沉默片刻,对徐云道:

“小徐,你有什么想法吗?”

徐云用笔在纸上飞快的写了半行公式,笔尖一顿,回头沿着公式腰部划了根线,同时摇了摇头:

“.暂时没有,您呢?”

周绍平同样摇了摇头。

徐云见状,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两眼周绍平。

发现这位知名院士此时的表情很严肃,不像是刻意装出来的。

其实吧。

到了现在这地步,周绍平也没必要在给徐云刻意创造机会了,类似的事儿一次就够。

接着他又看了看大卫·格罗斯以及波利亚科夫,他们两组的笔尖倒是没停下来。

徐云在他们的稿纸上见到了几个复数C字符,也就是说这两位大佬团队的切入点是有限角度的矢量转动模型。

见此情形。

徐云的眼中闪过了一丝迟疑。

在之前的计算过程中,他其实也考虑过这个方向。

毕竟从难度上来说,有限角度的矢量转动要比设计出绕y轴旋转算符的矩阵元容易一些。

但是

不知为何,徐云总感觉这个方向似乎有些说不上来的问题。

加之此时他的身上还有狄利克雷的思维卡附身,视野开阔度不说比肩高斯小麦吧,至少要比大卫·格罗斯他们更高一些:

大卫·格罗斯和波利亚科夫在现世物理学排名大概在5-8之间,属于诺奖之上的存在,但在整个物理学史中就不算特别靠前了。

如果他们在去世前没有太耀眼的突破,他们在物理学史上的排名大概会在60-80之间,也就是朗道的1.5-2档。

自身的预感加上狄利克雷给出的视野,所以徐云最终选择放弃了有限角度的矢量转动。

但眼下的算符化,却也着实难住了徐云和周绍平。

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后续的一切都是空谈。

考虑到语言交流可能会给一些小黑子抓住机会打击直播士气,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徐云和周绍平主要靠书面语言进行交流。

基本上一方写下几个公式,另一方就能很快看懂。

“.”

十多分钟后。

徐云再次朝周绍平摇了摇头,暗自叹了口气。

这已经是他们两人加起来第五次否定方案了,无论是徐云想出来的方法还是周绍平的灵感,很快都被找出了问题。

想到这里。

徐云的眉头愈发紧皱了几分。

此前提及过。

‘冥王星’粒子不属于已知的亚原子微粒,所以想要搞定它的算符化过程,与其说是‘计算’,不如说是‘定制’。

也就是很多步骤不能参考已知的模型,难度要比普通微粒的算符化困难许多。

即便是有狄利克雷的视野加持,徐云此时也依旧有些为难。

而就在徐云和周绍平内心有些焦躁之际。

徐云的身后忽然响起了一道有些虚弱的声音:

“小徐,试试做一个特定的波数K,把场量当做一个波函数而非坐标算符,试试算算它的通解看看。”

不知为何。

在听到这声声音的时候,徐云下意识就想到了锦屏实验室那时的王老。

随后他有些好奇的转过头,想看看对方是谁。

结果在看清此人的面容后,徐云“嗖”的一下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诧异道:

“杨老?!您怎么到这儿了?”

没错。

站在徐云身后的出声之人,赫然是今天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杨老!

此时杨老的脸色依旧有些萎靡,不过或许是在座位上歇息过一阵的原因,精神头相对之前要好了不少。

见到徐云一脸惊诧的看着自己,杨老笑着伸出右手手掌朝下压了压:

“休息了一会儿,人好了点,小徐,你先回位子吧,看看我的这个方案能不能用,咱们时间有限。”

听杨老这么一说,徐云便也很快从先前的惊讶中回过了神。

他连忙从身边拉了把椅子让杨老坐下,随后自己也跟着坐回了位置上。

虽然心中有很多话想说,但眼下显然不是闲聊的好时机。

杨老的语气带着一丝犹豫,看得出来受精力影响,他对于自己的这个想法也没那么笃定。

接着徐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飞快的在纸上演算了起来。

之前徐云计算出的哈密顿算符的本征态方程是这样的:

H^=∑k(c/2(iφk)+ωkcφk/2)

在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场量φk的身份是一个广义坐标算符。

这个算符和后续的自旋变量σ有着明显的异常区间φk以及一个i,二者无法通过变换完成契合连接。

但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波函数的话

此前提及过。

波函数是复数,复数可以拥有虚部。

粒子轨道的概率方程之所以无法用虚部是因为质量可能为负,但算符化过程却不需要考虑到这事儿。

似乎

真的可行?

想到这里。

徐云下笔的速度顿时快了不少。

“H=∫(c/2π(r,t)12cφttφ)d3r”

“ttφ=Ekφ,Ek=kc+mc^4”

“波数k是波长的倒数即k=2πλ,这是满足相对论的能量关系的,所以ttφk=ωkφk。”

“同时对于自由场,波数k相对应的能量密度是均匀的.”

而另一边。

周绍平也在做着相同的计算。

沙沙沙——

看着计算中的徐云和周绍平,杨老的表情也显得有些严肃。

在计算刚开始的那一个小时里,杨老一直都在座位上修养,确实没有精力关注整个过程。

当他醒来的时候,徐云和周绍平已经定下了绕y轴旋转算符的矩阵元的方案。

这个方案的基底之一就是杨老的杨米尔斯场,因此杨老在徐云计算到哈密顿本征态方程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他们可能会遇到问题。

虽然不知道徐云为什么不选择更简单的有限角度的矢量转动,但此时即便调头也来不及了,因此杨老便强打起精神,自己开始琢磨起了解决方法。

靠着自身扎实的物理基础,杨老还真想到了一个方案,但把握也就六七成的样子一一对于一位年逾百岁、听了几个小时报告会的长者来说,这已经是很夸张的数值了。

过了十多分钟。

徐云和周绍平同时放下了笔。

周绍平先是看了看杨老,又对徐云问道:

“小徐,伱的结果如何?”

徐云把笔挪开,将算纸推到了周绍平面前。

周绍平看了几眼,忽然也将自己的算纸往前一推。

唰——

两张算纸就这样头碰头的对接在了一起。

而通过上方的镜头可以看到,两张纸上赫然都写着一道相同的通解:

ψ(φk)=C1Dv1(iωkcφk)+CDv(2ωkcφk)。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