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第三批留学生....回国!(2 / 2)

因此如今钱方琳在钱家的地位很高,可以说是和钱学榘持平的。

结果没想到的是。

这次钱学榘留在了海对面,钱方琳却回到了祖国?

钱学榘的选择钱五师其实可以理解,虽然此前陈省身和小杨他们交谈时的说法是钱学榘“在考虑中”,但钱五师对于自己堂弟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钱学榘确实有报国的想法,但他当年在对岸当过上校,对于身份的问题一直很有顾虑。

同时他在49年的时候便加入了海对面国籍,加之钱家背后的推动,他不回国完全是很正常的。

但问题是

钱方琳同样没有回国的理由啊。

而在钱五师对面。

徐云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思色。

钱学榘没能回国固然可惜,但很多事情就是这么现实。

既然对方的答复是【考虑一下】,那么概率学上就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只是这样一来,钱永健估摸着和华夏就彻底没啥关系了.

不过比起惋惜这事儿,真正让徐云惊讶的还是钱方琳的回国。

如今兔子们在计算机方面的规划已经在筹备中了,政策上有领导的支持,算法上有吴几康等人主抓,但唯独欠缺技术.或者说应用上的人才。

或者在直白一点,就是微处理器的专家。

这事儿即便是徐云本人都挺头疼的,毕竟他的专业和计算机相差十万八千里,后世他看个显卡都要找人帮忙呢。

徐云原先的想法是把这事儿交给时间,华夏如今的人才不少,自己摸索应该也能摸索出一条路。

虽然这种摸索的方式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但徐云在其他方面已经让兔子们有了领先的身位,一负一正相加,顶多到时候大家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罢了。

结果没想到的是。

钱方琳此时居然回到了华夏,而且钱秉穹描述的是“钱方琳夫妇”。

换而言之.

戴明生也是与她一同归国的。

戴明生在未来虽然没有获得诺奖,但却入选了海对面院士和德国科学院院士,康奈尔大学教授兼副校长,在集成电路的历史上都小有名气。

如今这样一位大佬回国.

徐云在计算机以及芯片上的最后一块拼图,就这样毫无征兆的拼接上了。

蓦然。

徐云的脑海中毫无征兆的浮现出了一首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不过很快。

徐云便将这股感慨抛到了脑后,与钱五师极有默契的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的对钱秉穹问道:

“秉穹同志(老钱),这次海对面发生了什么?”

无论是那七十多位的副教授大佬,还是钱方琳夫妻这种没有任何理由回国的计划外之人,都明确的表明了一件事:

这第三排留学生回国的路上不,准确来说应该是回国之前,一定发生了某些特殊的变故。

正是这个变故,让很多不准备回国的学者受到了影响,甚至改变了原先不回国的态度。

可这个变故会是什么呢?

角楼被飞机撞了?

美乐帝被人爆了脑袋?

李梅烧烤又重新开业了?

从只有一百多号人回国不难看出,这个变故的范围一定不大,不太可能是针对华夏人群体的政策问题——否则回国的人最少都得翻一百倍。

但与此同时。

能够让如此多的科学家回到华夏,那么这个变故的影响力一定不低,而且大概率发生在物理界。

奈何徐云和钱五师费解心思,都想不通有什么事儿能符合这个变故的情况。

看着一脸疑惑的二人,钱秉穹则伸出手掌朝下压了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嗳,你们别急嘛,你们总得给我说话的机会是不?——我又不像小徐那样喜欢搞断章。”

徐云:

“?????”

接着钱秉穹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刚刚不是说了么,在回国的这批科学家里,有很多人获得过世界性的荣誉。”

“比如说贝尔奖、卡林加奖等等,连诺贝尔奖得主都有两位呢,还有.”

钱秉穹说话的时候徐云一直在边听边点头,但很快他便察觉到了有什么地方不对:

“等等,秉穹同志!”

只见他出声打断了钱秉穹的介绍,目光紧紧的盯着这位大佬:

“您刚刚说什么?两位诺贝尔奖得主?”

一旁的钱五师和陆光达也将视线锁定了钱秉穹,如果不是徐云开口,他们原本也要打断钱秉穹的话。

钱秉穹则很是淡定的点了点头:

“没错,两位。”

徐云顿时呼吸一滞。

在他穿越来的后世。

以华裔身份获得诺奖的一共有11人,分别是:

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莫言以及屠鹿鸣。

另外还有两个和平奖授予了两个沙币,此处不多赘述。

同时伍连德先生在1935年成为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而在眼下这个时期。

华人诺贝尔奖的得主有且只有两位。

一位是徐云很熟悉的杨老,现在应该叫他小杨或者杨先生,他的回国徐云是事先知晓的。

另一位则是徐云从未考虑过的

想到这里。

徐云整个人不由深吸了一口气,朝钱秉穹说出了一个名字:

“秉穹同志,另一个回国的诺奖得主莫非是.李政道先生?”

“.”

钱秉穹沉默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正是政道。”

得到了钱秉穹的答复,徐云的眼中顿时出现了些许失神。

实话实说。

在之前的预期中,他确实考虑过一些未来诺奖得主回国的可能性。

比如说丁肇中。

虽然他出生在海对面,但他在出生的两个月后就随母回国了,还在川省读过小学呢。

原本历史中丁肇中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亲华派,他在获得诺奖时还是用汉语发表的获奖感言,这在整个诺奖.甚至物理史上都是头一遭。

丁肇中留在海对面的原因不是因为政治问题,而是仔细考虑后认为留在海对面才能有条件研究高能物理。

最终时间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靠着“J”粒子获得了诺奖。

如果徐云所记不错。

这时候的丁肇中应该正在密歇根大学读最后一年的博士,属于有可能回国也有可能不回国的情况——毕竟学业还没结束嘛。

又比如崔琦。

在很多爱情故事里,大家经常会看到一种情节:

一对情侣郎有情妾有意,但因为分隔两地之类的原因阴差阳错的没能在一起,最终相见时只能宛然叹息。

崔琦的情况便有些类似这种情节。

崔琦是1939年生人,四年前的时候才去海对面留学,一心想要学成归国。

结果等他本科毕业那年,某某导弹危机爆发,海对面严禁留学生回国。

于是崔琦想了想,也罢,那就继续读研究生吧。

奈何等到他硕士毕业的时候呢,兔子们第一颗原子弹又爆了,海对面自然不可能放他回去。

崔琦只能继续读博士。

这次他疯狂内卷死命读书,用了两年多便博士毕业了,心想这时候总能回去了吧?

老鹰闻言摇了摇头,扣妹那塞,兔子们的氢弹刚刚爆炸成功

再后来兔子们进入了某些特殊时期,彻底封锁了对外途径。

于是崔琦在各种压力之下,只能加入海对面国籍,很遗憾的与祖国相隔两地。

后来兔子们开始与国际接触,崔琦第一时间便返回华夏进行讲学,还对兔子们介绍了国际上前沿研究热点。

他当时建议兔子们朝二维电子系统物理方向研究,如今数十年过去,二维电子材料的量子输运性质研究已经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而在这个时间线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宿命使然。

在得知陈省身等人要回国后,他立刻表示愿意同归,为此他甚至连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都不读了。

除了以上二者之外,徐云还考虑过其他一些人。

例如朱棣文这个理论上回国概率连万分之一都没有的13岁小孩他都做过设想,但唯独没有想过李政道。

毕竟

作为布拉格之后第二年轻的诺奖获奖者,李政道如今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

李政道将在明年便入籍海对面,成为一名美籍华人。

并且与原定去年12月入籍的陈省身不同的是。

陈省身入籍的原因主要是他当年担任过物流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和第一届院士,如果不是兔子们来信专门提及了他,陈省身无论如何都是不敢回来的。

而李政道的入籍则更多是水到渠成,其中固然有生活上的不便利,但李政道自身的抵触倒也确实不明显。

当然了。

这也不是说李政道就是个真心实意的润党,他对于华夏的情感必然也是很复杂的,否则不会到了海对面十几年都没入籍了。

实际上。

真正让徐云忽略他的原因其实是

他和杨老的矛盾。

二人当初因为论文的署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哪怕后世华夏和海对面科学界的大佬们想要说和都依旧没能成功。

要知道。

在2023年对于兔子和老鹰这两大流氓来说,能让双方科学界同时铩羽而归的事儿还真不多.

如今杨老算是第三批归国留学生的牵头人之一,你让李政道去附和杨老的号召?

这显然不太现实。

可谁能想到,如今的李政道居然也回到了华夏?

看着一脸震惊的徐云、钱五师等人,钱秉穹的语气中亦是带着感慨:

“虽然不知道政道是怎么想的,但他在得知了这件事情后,确实找到了省身同志表达了回国的意愿。”

“而正是靠着政道和振宁这两位华人诺奖的号召力,才有这么多顶尖人才愿意随他们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