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刑事案件不联合!(1 / 2)

滨江警事 卓牧闲 1784 字 1个月前

长航分局三楼最东侧的办公室,杨三正在旁听夏处和分局纪W付书记询问5.9血案的主要当事人石孝通。

事实上石孝通已经接受过刑侦支队侦查员询问,付书记正在询问的情况差不多,但出发点与刑侦支队不一样,他和夏处主要是调查分局内部存在的问题。

“许春才和谁一起带你回人民医院的?”

“许教导是跟沙警官和乔警官一起带我回人民医院的,我们上车时钟所长很生气,站在办公室门口骂。”

“他骂谁?”

“骂许教导,他骂许教导无组织无纪律。”

“许教导是什么反应?”付书记没想到钟士奎和许春才的关系如此紧张,竟当着外人撕破了脸。

天下乌鸦不是一般黑,天底下还是好人多。

回想起那天夜里在长航派出所的经历,石孝通感慨万千,绘声绘色地说:“许教导说‘下午是我出的警,八个混混是我抓回来的,我要负责到底!你无权插手我办的案子’!”

“然后呢?”

“就因为关系好?”

“他们跟我们这些跑船的一样是受害者!”石孝通被问的有些不耐烦,急切地说:“他们辛辛苦苦挖出来的煤,从山里运到码头,东巴船东协会的那些人什么都没做,每吨煤就跟他们收10块钱的‘管理费’。领导,你知道我们把煤从东巴运到江南、东海才卖多少钱一吨?”

“石老板,你误会了,我们不是调查许春才同志,而是想搞清楚情况。”

“我们求告无门,只能靠自个儿!”

那些人通过暴力手段敲诈勒索走二十几家煤矿那么多钱还嫌不够,居然打起水运的主意。看似成立了个什么船东协会,维护本地船主的利益。可事实上本地没几条船,靠他们自个儿的运力根本运不了那么多煤。

现在的东海分局局长何斌当年就是带着这个任务去滨江分局上任的,曾一度跟滨江港务局的关系搞的很紧张,以至于港务局打算另起炉灶成立经济民警支队。

“走,去看看。”

韩渝拉开椅子,坐下来微笑着说:“石书记对5.9血案很重视,对你们分局即将展开的扫黑行动很支持。甚至把市纪委和昌宜市公安局的领导请过去跟我们一起开了个小会,研究决定市纪委那边安排一位副书记、市局那边安排一位副局长去东巴坐镇。”

“都说了是纪委先调查,只有查实之后才会移交给办案单位。”

“石书记怎么说?”胡局急切地问。

人家拦过东巴县W书记的车,找过东巴公安局,东巴那边以案子归长航公安管辖为由不管。长航分局这边由于东巴派出所长钟士奎从中作祟,案件侦办又陷入了停滞,人家不靠自个儿还能靠谁?

再想到一吨煤要给黑帮交10块钱的保护费,22家小煤矿的年产量加起来不低于五百万吨,一年下来被敲诈勒索走的钱很可能高达几千万,杨三突然发现这个案子有搞头!

真要是能把东巴的那个黑恶团伙连根拔起,昌宜分局绝对能装备一条好点的执法艇。他们的水上执法艇太旧太破,早该换了……

石孝通越想越奇怪,一脸不解地问:“领导,你们不是应该调查钟所长吗?怎么调查起许教导了,许教导是好人!”

22家煤矿联合自发成立组织,杨三很清楚这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上纲上线,甚至能上升到政治稳定的高度!

石孝通不懂这些,更想不通两位领导为什么总问这些,但还是抬头道:“我们以前就认识,我们关系一直很好。”

“好吧,他临走的时候叮嘱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给钟所长写那个什么担保书。许教导说那是违法的,让我们相信他们三个,说他们三个都是汉武人。还说如果有人去医院骚扰我们,就给他打电话。”

“176!运费、装卸费和开盘的税都算在里头才卖176!那些黑社会跟坐地虎似的,一吨就收人家10块钱,让人家怎么做生意?开煤矿是赚钱,但投资也大,还要担风险。如果出了事故,死了人,人家搞不好要坐牢的!”

“说说那天晚上人民医院的情况。”

因为东巴派出所之前虽然抓了八个嫌疑人,可全是小混混,并且受到船东协会的授意打算把事情扛下来,一个个死猪不怕开水烫,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就算把牢底坐穿也不愿意赔偿人家经济损失的架势。

然而,他们遇上了这些四海为家的船民。

“卖多少钱一吨?”

转身一看,原来是小万。

“那些保护伞呢?”

“见到了。”

然而,正规化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说到底,他们是想跟收那10块钱所谓的“管理费”一样,收外地船的保护费。

“我是说要不要跟昌宜市局联合侦办?”

尤其长航系统各分局,在体制改革之前都是长江沿线港航企业的“内保”,经费来自港航企业,有很长一段时间连人事任免都是港航企业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