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鄱阳湖登陆战(1 / 2)

在被大量电流烤的火热的镁光灯照射下,独立三师与独立四师各个主力团全都有序的排着长队,按照作战序列,依次登上了数百艘渔船。

在这一段时间之中,简易铁路上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饱和程度,大量的列车车皮为他们带来了数不尽的作战物资。

明晃晃的灯光下则是许多戴着头盔,穿着土布起义军军装的士兵,身上都挎着一只步枪,脚上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装备简陋,但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这里有着超过200艘木质渔船,每艘船上大概能搭载一个班的士兵。

战士们在船头的平台上垒起沙袋,轻机枪小组就被布置在了船头,以期提供一点点的直射火力。

沙袋围着船身摆了一圈,同时在船身上又加厚了几块木板,尽可能的增强一下防御能力,但最好的防御就是不被敌人击中。

可这是不现实的,运过来的小型马达只能够满足1/4左右的船只需求,剩下来的船只还是要依靠传统的风帆以及桨橹来航行。

大量的渔民自愿的成为了船工,他们不仅从湖边随处挖掘的小船坞里面将自家被压在水下的渔船拖出来,还全家老小齐上阵,帮助大军过湖。

九月的天气已经有了一丝丝的凉意,但战士们人人都穿着短袖短裤,帮着大爷大娘,年轻的姑娘和精干的小伙搬运着渡湖所需要的各项物资。

随着寻准州一声令下,数百艘渔船千舟竞发,整个湖岸上都是刚刚升起风帆的渔船,放眼望去,尽是遮天蔽日的船帆。

许多白布船帆已经在长久的使用中褪去了原来的颜色,变得泛黄,许多船帆也在长久的使用之中变得破破烂烂,缝上一块又一块的油布,但依旧抵挡不住战士们奋勇向前的激情。

他们在经过几天的训练之后,跟着船工的号子,整齐划一的摇起船桨,不禁让人想起那赤壁赋中的语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如今之场景可比拟于当年的赤壁,但这一次借到东风的是寻准州他们。

强劲的东风鼓起风帆,将渔船和战士们吹向西岸。

那些使用20马力汽油机发动的机帆船则是火力支柱,先头团的迫击炮与重机枪被他们安放在了这些机帆船上,当成了土质炮艇。

而在后面几条更大的平底运输船上,则是装载着已经被装配好了的75毫米山炮。

尽管并不是最新型号的装备,而是经过改造的自产M1908,对于一项装备简陋的起义军来说也是难得的重火力。

而这种重火力也是破格配备给了先锋团,以往来说,这种身管火炮是要掌握在独立师级别的部队机关手中。

但是先头团作为承担最大作战风险的部队,在武器配置上一点亏都不能吃。

各种轻重机枪以及迫击炮是不缺的,每个班配备一挺轻机枪,每个排配备一个重机枪班,而每个连有一个枪炮排,各自装备两门60毫米迫击炮和四挺重机枪。

营团级别统一装备82毫米迫击炮,全部都已经在机帆船上准备就位了。

82毫米级别的迫击炮在熟练射手中完全可以和日军的大队炮相抗衡,还有着重量更轻,爆发射速更高,造价更低的优势。

而海军的舰队也出现在了他们的前方,用海军特有的礼节向他们致以了问候,信号兵打出一长串的灯语。

虽然可能这些土生土长的士兵根本就没有看懂,但这并不妨碍整个船队里面响起一阵阵的欢呼声。

在上午六点半左右,驻守在湖西岸的赣军阵地上突然发现,远方的湖面上浮现起了几个黑点,看起来就像是船只的桅杆。

可现在赣军的手上除了后来又强征过来的几条破渔船外,根本就没有正规船只,这让赣军丝毫没有犹豫,直接拉响了警笛。

阵地上突然喧闹了起来,长官们一个一个把手底下的士兵拍醒,让他们赶快拿起枪前去防守各自的阵地。

他们挥舞着手枪,就像赶牲口一样,将士兵赶到了一线阵地上。

早晨湖边的冷气让还没有睡醒的士兵打了一个哆嗦,努力睁大还眯着的眼睛。

看着长官已经走远,赣军士兵甲用冒出来的地下水擦了擦脸,好刺激刺激自己的神经末梢。

和晚上放哨的哨兵要来一块炭,就着积水清理了一下自己的口腔。

捧起一些积水,放入自己的嘴中,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搅动口腔,然后就惊讶的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