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叹了一口气,将杯子与书本全都收拾好,丝毫不在意背后已经沸腾了的教室,还有站立到好像中了美杜莎的眼睛一样的男生,转身就走出了教室。
我算是理解当年那位传奇特工燕双鹰为什么要天天装逼了,这感觉确实舒服!老教授心中无比爽……
在欧美市场上,随着银行业的纷纷倒闭,大量依赖银行的贷款才能实现资金周转的工商企业资金链断裂,被迫宣布破产。
而这些破产的企业,又释放出了大量的失业人群。
一方面,企业破产使得生产能力锐减,市场萧条。
另一方面,失业人数激增使得整个国民消费能力不断的下降,最终造成了一个死循环。
同时,农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收入入不敷出。
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们大量销毁,市场上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
畜牧养殖户宁愿将羊屠宰之后全部扔到峡谷之中,也不愿意放在市场上售卖,因为用船运一只羊需要1.1美元,而卖一只羊还得不到一美元。
尽管股价在1930年初曾经各方势力强行回升,试图证明这只是一次短暂的黑天鹅事件,但随后股市再一次急泻而下,证明了此时还没有经受快乐教育摧残的美国人脑子是清醒的,一个月内股票的价值下降了40%。而这种下降将持续整整三年。
对于东亚地区来说,唯一一个强国日本此时遭到的经济危机冲击也是十分恐怖的。
五年的大战给日本带来了空前发展利好,让日本从15亿日元的债务国变成了近三亿日元的债权国。
钢铁,造船,化工等重工业迅速发展,让日本的产业结构变成工业占比56.8%,真正成为了工业国。
然而,日本作为后发国家及国内的农业危机,在战后就已经若隐若现。
强行保障低粮价而无限度的开放高丽和夷洲等地的粮食进口,在战后随着经济规模的膨胀而逐步上升的物价之中,米价甚至从米骚动时的40日元跌到了1928年的31日元。
不断走低的粮食价格拉大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剧了务农人口的流失。
因为他们发现在城市中,即便从事土木工人等临时工作,每天都可以拿到两日元以上的工资。而在农间,满头大汗,忙于农事,却仍得不到温饱。
可即便是这样的日子,在经济危机冲击下,也成为了过去的黄金岁月。
大萧条对于日本的打击从股价和物价开始,物价在1930年下跌了18%,而1930年的农业恰逢丰收低迷的粮食价格更加触底,每石大米的售价为17日元,但每石大米的生产成本竟然需要20亿日元,可以说是做亏本买卖!
而此时日本国内重工业的从业人数只有500万出头,绝大部分仍然是困在几亩土地上,从事世代为农生活的农民。
如果不想引发昭和年间的一揆,那么就请东京的官员老爷们赶快动起来吧!
除此之外,以军部为首的势力在进行大规模的国内农业经济救助政策时,盯上了西边的夏国,如此庞大的土地,将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的话,再输出农村过剩人口,不就可以缓解危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