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嫁妆(1 / 2)

汉末,随着诸侯混战,官职任用趋于随意,导致五花八门的武职多如牛毛,杂乱如草。所谓的校尉、都尉、中郎将满地都是,早已不是正经的朝廷编制。

至于李庙所说的校尉和中郎将,指的就是袁绍随意封赏的官职。而他口中的都尉,却是正经的朝廷郡府官职。

都尉一职,由来已久。与县尉类似,是理政一方的副职。只不过县尉是县令的属官,而都尉是太守的属官。它隶属于郡府,曾经秩比二千石。

一直到后汉,由于太守权利空前膨胀,都尉形同虚设。因此各地郡府都裁撤此职,只在战乱时重设,遂成为有名无实的散职。品阶比之前,降低许多。

最可怕的一点是,都尉乃是官职,而非军职。换句话说,它与县尉一样名为武职,实为文职。如果不是在黎阳这等前线,绝不能一展统兵之才。

李庙话里的意思,田钧再清楚不过。他如果不将军功上报,给袁绍再施加一点小小的战场震撼,只怕袁绍真会被一众谋士说动,给田钧封一个大大的都尉之职。

“算成之言甚和我心,都尉虽好,但在这乱世,却是无用之官。只有校尉、中郎将这等军职,才是我辈儿郎所求。”

“不过,我如今上报军功,难保不会引起麻烦。我既不能见信于袁绍,只怕功绩越多,猜忌也越多。”

李庙径直跪坐下来,一副从容姿态。突然指了指案上水壶,又指了指自己口唇,闷声不响。

田钧见他示意口干舌燥,一副故意讨水喝的模样,哪里还不明白,这厮八成是已经想到了对策。

遂陪着笑脸,将陶碗灌满,恭敬送到面前。

李庙面露微笑,端起来一饮而尽。

这才面露古怪之色,笑道:“不知公子是否婚娶?别驾在族中有无指配之人?”

田钧莫名其妙。

他处境微妙,在邺城寸步难行,李庙不是不知。莫说婚配,如果不是自己一通用计,眼下能不能保住性命还是两说。

更何况他身份复杂,配上不足配下有余,寻常士家避之唯恐不及,哪有结亲的胆色?

田钧摇了摇头,示意未曾有之。

“庙听闻,大将军袁绍有一女,生得楚楚动人,美若天仙,有倾国倾城之容貌。若是——”

“若是我能娶袁氏之女?”

田钧瞪了个白眼,领会到李庙的深意。袁绍有没有女儿他不清楚,但袁绍有一个儿媳,的确是千古美人,被后世称为洛神。

“此事万万不能,我久在邺城,从未听过袁绍有什么女儿。”

李庙却不这么认为,断言道:“袁绍妻妾多人,育有儿子多位,岂能没有女儿?退一步讲,只要袁绍有意,就算没有也可以有,此事何需公子烦忧?”

没有也可以有?

田钧默不作声,以为确实如此:譬如前汉那些和亲的公主,又有几个是真正的皇帝血亲?

只不过田钧之担忧,可不仅仅在于袁绍是否有女儿。而是他与袁绍曾结血仇,贸然求娶其女,只怕不仅世人耻笑,更会不容于袁绍。

“公子之担忧,庙尽知也。窃以为公子欲取河北,必娶袁氏之女。”

“虽说这汉家天下,人人有份,但河北之地,已被袁绍经营多年。百姓多承其恩,民心依附。公子即便取下河北,只怕没有经年累月,士庶不能归心。”

“反之,娶袁氏之女,则一切便利。河北之地,也从人人有份,蜕变为与袁绍诸子兼而有之。能助公子迈进这一大步者,就是袁氏隐形的嫁妆。”

嫁妆?田钧点了点头:的确,这是一份隐形的大礼,一般人看不到,也绝对意识不到的大礼。

他转念一想,不禁回忆起历史上曹丕娶甄氏一事。贪恋美貌只是表面,其骨子里,或许不乏稳定河北的政治因素。

田钧十分清楚,历史上曹操荡平河北用了八年。河北人对袁氏的拥戴,不可谓不深。

他欲取天下,以为不用为难自己,更没必要去走这种弯路。于是心动,以为李庙之词,宛如一箭双雕,是金玉良言。

“我得算成,真如背生双翼,早晚一飞冲天。”

田钧忍不住赞美,面露惊喜,将身子靠近李庙后,又叹息一声:“我虽有意,只可惜袁绍防我,甚于防川。当用何物,做求亲的聘礼?”

“这么多曹军大将的人头,加上换回赵睿等人,已经足够。如果不够,一定是有人存心刁难,就不是聘礼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