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云的部曲看事情、看问题,只动眼睛不动脑子,喜欢望文生义,这是一个亟需要改正的大毛病。
种云提醒部曲,用这种态度和思维去看历史,除了跟着别人凑热闹,基本上看不出啥门道来的。
种云部曲的态度有问题,种云要辅佐丞相大人,他们认为这样做不好,希望种云另立山头。
就如同后代很多脑残,想方设法要把千古第一丞相诸葛亮,从神坛上拽下来。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要是没有《三国演义》的神化效应,真实诸葛亮啥也不是!
他们不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三国演义》虽然虚构了很多情节和桥段,但整体上还是按照史实框架来写的。
诸葛亮要是真的不行,作者用得着那么去捧他吗?烂泥扶不上墙,捧也捧不起嘛!
张特说,诸葛亮根本就是浪得虚名,他在刘备去世之前,对蜀汉集团的贡献微乎其微,庞统、法正那些人比他牛逼多了。
种云就这个问题,来给部曲普及知识,诸葛丞相在刘备去世前,到底做了什么?
干实业的人,看不起搞理论研究,觉得文人一天到晚,就知道故作神秘。
轻视文人,觉得不务实。实际上,理论指导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成长的空间非常有限。
自主创业的刘备,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混迹江湖几十年,依然是一个小包工头,专门给各路诸侯当雇佣兵、做保安队长。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诸葛丞相在《隆中对》中,帮刘备做战略规划。从此之后要发展,不要依靠别人。
还帮刘备规划了,进取方向和发展路线,拿下荆州、益州两地,以此为根据地,北伐中原,定鼎天下。
《隆中对》在部曲眼中,还是有争议的,认为战略规范不合理,凭借荆、益两地,根本不具备可行性,荆州背腹受敌,益州四塞之地。
这种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因为天下格局成型,刘备的地盘,唯有荆、益两地尚可图谋。这就是弱者的无奈,只能差中选优。
207年,卧龙出山,扬帆启程了。刘备还是刘表下面,县大队的大队长,条件相当有限。
自然诸葛亮没有光鲜亮丽的岗位,诸葛亮的角色,其实是新野县大队的会计兼外交专员。
不要小看诸葛亮这种角色,把这种岗位代入,没有走上正轨的施工队就明白了。
在队伍中,除了老板之外,特别重要的角色,内管财务、管人员,外则可以拉业务、谈合作?诸葛丞相就是这样的人。
刘备为了跟刘表搞好关系,平时走动还是比较频繁的。后来,刘表接班人问题上矛盾了,刘备支持了刘表长子刘琦,居中联络的就是诸葛丞相。
刘琦和刘琮的接班之争,本质上是荆州本土的内部厮杀,也就是现在的内卷。实力较弱的刘琦落入下风,被边缘化,所以经常来找诸葛丞相问计。
诸葛一生唯谨慎,不可能轻易给人拿主意的,万一走漏了风声,那就是害人害己。
刘琦跟他在“空中楼阁”喝酒,叫人把梯子全撤了,只剩他们两个人,他才说出了“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刘琦也正是这次点拨,主动申请去守江夏,从而幸免继位政治风波。也正是保存了江夏力量,收留和反哺了走投无路的刘备。
208年,从新野逃脱的刘备,遇上了江东鲁肃,被邀请到江东建立“孙刘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