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是你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1 / 2)

虽然年产达到2500辆,但靖江客车厂的规模却并不大,直到1992年8月24日国家和小西八建交,以及高速公路建设大潮开始,靖江客车厂才算正式迎来了发展机会。

创建于1967年的小西八第二大企业大余派人来到靖江客车厂考察,经过多轮谈判,双方于1994年以50:50的股比,合资成立了靖江大余客车有限公司。

看到靖江大余是这么来的,再一想到现在哪还有大余啊,陈长流就更加笃定大余日子绝对不好过。

合资公司成立后,靖江大余便从小西八引进三款客车,均是售价百万左右的最先进的豪华大巴,其中有一款更是被称作"陆上飞机"。

也正是如此优秀的产品,靖江大余才能在当时国内大多数客车售价都低于50万的大环境下,一举将销量提升到了5000辆,并迅速的抢占了高速客运市场。

1995年,产销客车662台,1997年暴涨到了2366台,到了1998年销量更是达到了3255辆,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靖江工业发展史上第一家年产值规模突破10亿元大关的企业,并且还在国内首次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论证。

看到这里,陈长流有点惊讶,大余还有这么辉煌的时候?

不过细细想一想,好像经常能在路上看到大余的豪华大巴他,特别是在岭西省。

似乎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但盛极则衰,特别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小西八大余集团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到1999年时负债总额已经超过了86万亿,无力回天的小西八大余最终在2000年正式宣布破产。

随着小西八大余的破产,靖江大余的发展速度被拖慢,由于过于依赖于对方的技术,导致靖江大余本身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研发。

再加上此时国内其他客车企业纷纷崛起,进军高端豪华客车领域,靖江大余的日子越过越难,从1994年到2004年10年的时间里,靖江大余累计销售客车才1.5万辆,不及雨通在2003年的年度销量。

认识到不足的靖江大余开始调整策略,去年,也就是2004年推出城市公交车,进军城市公交市场。

不过遗憾的是,一步慢,步步慢,市场行情早已变化的翻天覆地,失败了很难再翻身,去年产量只有不到1000辆,可以说转型失败。

看完靖江大余客车的所有资料,陈长流已经明白为什么要来找自己了,肯定是想找种花家投资。

不过他不看好,毕竟后世大余基本消失了。

至于前世之后大余是怎么发展的,他还真的不知道。

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靖江市怎么要来找自己,毕竟现如今的种花家产品线和汽车无关。

他想来想去就是不明白这一点,只能先不搭理。

如果大余客车真的是来找种花家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入股的,那么要不要参与进去呢?

陈长流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从陈长流成立动力锂电池研发中心开始,他就一直在犹豫,将来的种花家是否要进入汽车行业!

因为如果只纯粹的做动力锂电池,成为供应商,那么以他这么早的布局,将来动力锂电池市场上种花家绝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时候自己合众花家科技有限公司绝对是可以躺着数钱。

要知道,后世世界第一大动力锂电池供货商现在还没成立呢,得5、6年后才会成立。

要知道,再过十几年,这家5、6年后才成立的动力锂电池供货商的市值最高达到了万亿。

万亿啊,要知道国内市值最高的车企都达不到这个高度。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家万亿的大鄂还不会在网上被别人骂,有的都是夸。

而另一家国内电动汽车老大某迪自家的动力锂电池也很牛逼,但是因为造车,某迪在网上可是被很多人攻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