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出摊后续之——日记里的反思和现实里的放松(1 / 1)

4,9晴,星期二

上午因为要等快递,所以没出去,反而看到了许多朋友的评论和发言,当然,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我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无用的争论和辩解,毫无意义,即使证明我是对的,也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引来更多的反感和更激烈的言辞,这是生活了半辈子的经验,也是年轻时咄咄逼人辩论后得到的血泪教训。

我知道的太多了,我见过的事情太多了,我接触人太多了,我接受的知识太多了,我被社会鞭打的次数太多了,我反思自己的时候太多了,所以,我圆滑了,我市侩了,我成熟了,除了保持本色的善良,我已经不再天真和幻想。

我知道父子是有“代沟”的。当年,我生儿子的时候,父亲抱着孙子,笑呵呵地说:你小子也有儿子了,你当年是怎样气我的,多年后,你儿子也会怎样的气你。不幸一语成谶,愿我在天堂的父亲原谅我,但我不会如“精卫填海”一样徒劳无功地妄想填平“代沟”,只会积极地用理智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架不起宽阔的钢架桥,有一条危险的绳桥,能通到彼岸,也就足够了。

我也知道有些人生的弯路一定要走,正如新加坡作家尤今写的:年轻的我来到人生的路口:树下的老人告诉我,大路平坦,小路很危险,我没有听,走进了小路,当我历尽艰险走出小路,我已经老了,也就坐在路口,告诉后来的年轻人,大路平坦,小路很危险,但是,年轻人也没有听,依旧走进小路。我不会希望年轻人都听我的,但我依旧会说,哪怕让年轻人在心里有一点点的警醒,我也就欣慰了。

我还知道掌握知识和良好家教的重要性。看到了太多的家庭悲剧,了解底层内耗家庭的弊端。我不指望我的家族传承千年,就如建筑大师贝聿铭所在贝家传承了十八代,兴盛了500年不衰。(到苏州看苏州博物馆了解),但是,我会学着如一个网友所说:给孩子支起一个梯子,让孩子尽量向上看到高处的风景。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都知道。但是,难道我们就不去追求美好了吗?作为一个人,可以颓废,躺平,那是你自己的选择和自由。作为一个父亲,就要有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选择做了父亲,就没有了退路,只有挺起腰杆,咬牙向前,留下大山一样坚实的背影。

上午反思了,下午就要放松一下,我们是人不是神,老是一本正经,还让不让人活,劳逸结合才是最好。

夫妻坐车去了滨江油罐艺术中心,去看看免费的艺术展,受受艺术熏陶,不能老在平凡的烟火气里打转,也要抽空沾点高端艺术气息。

1117路公交到地铁站周浦东,16线一站罗山路转11线花轿方向6站龙耀路1号口出。

出站就被不远路口的西岸双子大楼吸引目光,高大挺拔,夺人眼球,周围也是高楼林立,是一片江边商务区,走过了诺布中心和芒果广场。人很少,但见到的多是精神饱满的精英人士。

来到西岸江边,看到第一个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没开门也没人,走过就是油罐艺术中心,也没几个人,看到门口有几个看不懂的雕像,在宣传栏看到海报,有三个展览,《罗斯-萨兰八个誓言》《章鱼山-高嫣》《消失的马戏团-孙逊》,一打听,就第一个免费,别的收费,50一张票,俩展联票80,咱可是没有闲钱,就看看免费的,很失望,就是这个美国女人拍的几幅年轻人婚礼现场撒的花纸屑,摆了几个造型的相片,无语了,这也是艺术,搞不懂。

出来去江边,就看到人了,也不多,意外之喜看到了露天的大自然保护协会的《生命之态》摄影展,我的最爱,大开眼界。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赶快拍下,留着以后慢慢寻味。

这才是看的懂的艺术,自然,动物,海洋,拍的栩栩如生,辽阔壮丽。不虚此行,高兴的起飞。

抬头小胖不见了,人哪?四处张望,看到人家早跑到江边看风景去了,也是,江边的现实风景赛过相片。着相了,咱也去看风景。

没想到一路沿江边而北上,不仅看到了远处的芦浦大桥,江上的穿梭货轮,还看到了江边漫步道的美景,沿途过几个美术馆也不看了,最后走到了西岸汇沿江公园,看到了电视剧里熟悉的塔吊,最最新奇的是周二江边的人们,游客众多,可以理解,江边有攀岩墙,篮球场,有孩子玩耍,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上学?草地上有席地而卧的人,睡得香甜,旁若无人,不知道为什么不上班?许多带着猫猫狗狗的人三三两两一起游戏,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清闲。啊!看不懂的大上海!

如果不是孩子电话说旅游回来了,4点多到上海站,直接去烧烤店集合,我们也舍不得走,在江边散散步,吹吹风,看看景,见见人,真的很惬意,哪还有什么烦恼?

走吧!回归现实,日子还要继续过。